熱門:

2019年4月13日

張熲燊 楊庭輝

紐西蘭槍擊案與排外主義

3月15日,紐西蘭基督城發生一宗當地近年最嚴重的槍殺案。按當地警方調查,一名28歲澳洲籍極端白人至上主義者於當日下午時分手持多支槍械闖入基督城市中心內兩間清真寺亂槍掃射,並在汽車上裝置兩個自製的爆炸裝置。事發時,清真寺內正進行伊斯蘭教「主麻日」的午間聚禮,估計聚集超過400名穆斯林,最後共造成50多名穆斯林喪生,50多人受傷。

這宗槍擊案不但震驚紐西蘭,更引發全球強烈譴責槍手。總理阿德恩其後宣布計劃於4月提交國會,立法禁售所有軍用半自動槍械、突擊步槍、高容量彈匣等。這宗恐襲發生前,紐西蘭的槍械管制條例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極為寬鬆。當地居民只要年滿16歲,便合資格申請通用槍械牌照,18歲以上的槍牌擁有者更毋須登記,便可自由購買和藏有步槍和散彈槍。是次恐襲的槍手正正持有這種牌照,亦曾在網上購買槍械。與美國相比,紐西蘭並無憲法賦予公民權利擁有槍械,立法禁槍的阻力自然較低。

立法禁止部分槍械,可以安撫人心。然而,西方社會始終需要探究此類襲擊手法和動機,防止再有同種襲擊發生。這次兇手只有一人,屬典型的獨狼式恐怖主義襲擊。他部署在宗教活動時間發動襲擊,可見是早有預謀。假如兇徒以其他武器施襲,例如引爆自製的爆炸裝置,或以載具撞向人群,後果亦同樣嚴重。

立法禁槍難防微杜漸

對執法部門而言,要有效監察漸成常態的獨狼式恐襲,其實極為困難。一方面,這類恐怖分子並不隸屬任何組織,犯人過去通常沒有犯罪紀錄;另一方面,這種帶有極端傾向的狂徒或排外分子,常以匿名賬戶活躍於社交網站,襲擊計劃和理念都以「半真半假」的形式發表,以吸引其他狂熱分子互相「交流」。這種社交網站每日有海量的新帖文湧現,而涉及種族歧視和暴力的語言亦已成為慣用網絡用語,想透過監控網絡辨別出可疑者,無異是大海撈針。

網絡資訊時代來臨,配合排外主義、身份政治、民粹主義等思潮急速興起,過去甚少提及的敏感議題,如今像潘朵拉盒子般打開,為西方民主社會帶來嚴重衝擊。

槍手70多頁的自白書,字內行間都是針對穆斯林移民和充滿仇視伊斯蘭教的偏見,以穆斯林移民後代的「出生率」為理由,用偽理性為恐怖襲擊找藉口,把穆斯林形容為「入侵者」。自白書中提及的恐懼和偏見,與歐洲多個民族主義和新極右政黨宣揚的正是同出一轍。瑞典民主黨、法國國民陣線、荷蘭自由黨、德國另類選擇黨等,都視穆斯林為國家威脅。無獨有偶的是,它們愈來愈受國內民眾歡迎。

紐西蘭恐襲狂徒的自白書,引起西方社會正視排外主義不斷擴散的趨勢。雖然反移民、反尋求庇護者和反穆斯林等主張「政治不正確」,但歐洲新極右政黨恰恰以此作為招徠,這種現象並非新鮮事。

約20年前,以排外主義結合民粹主義的激進主張已有先例,深遠地影響現今的西方政治生態。自1988年,法國的國民陣線是第一個歐洲政黨以「差異式種族歧視」(differentialist racism)作為政治主張,不斷強調不同族群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是不可調和的,藉此區分「自己人」和「外來者」。

國民陣線宣稱法國文化將會受到「外來者」威脅,更表示歐洲人正面臨滅絕危機,因此要捍衞法國人的身份和核心價值。這種以保護文化為切入點的言論,假定了文化融合過程必然破壞文化的「純潔度」,把歧視和偏見隱藏在「文化衝突」之中。縱然國民陣線的政治主張充斥着仇恨偏見,但它一度獲得為數不少的民眾支持,類似的政治主張亦開始在歐洲蔓延開去。

2001年,荷蘭政治家佛杜恩(Pim Fortuyn)於競選國會時把這種論調帶入主流媒體,「政治正確」已不能再限制政客發言的底線。佛杜恩於訪問中批評伊斯蘭文化比西方文化低劣,指摘穆斯林不接納性小眾,又不公平對待女性,與自由寬容的本土價值背道而馳。自從佛杜恩打開輿論缺口,不同黨派政客更無所顧慮地表達對穆斯林移民和融入的憂慮。

民粹正在惡性循環

隨着「九一一」恐襲發生,國內普遍對穆斯林的恐懼逐漸加深,佛杜恩亦隨即成為移民政策的意見領袖,不但愈趨頻密地批評穆斯林思想和移民,而且指控執政者不顧民眾的利益和迴避核心問題。國會大選前數天,佛杜恩遭人槍殺,兇手表示佛杜恩把穆斯林當為社會問題的代罪羔羊,必須停止佛杜恩繼續危害他們的權益。當佛杜恩遇害後,他的政黨獲得票數佔全國17%,自此為新極右民粹政黨的崛起奠定基礎。

事實上,民粹政客利用政治語言散播排外的仇恨言論,以鞏固「自己人」的身份認同,最終只會製造「自我實現預言」和動搖民主制度;不斷抹殺穆斯林融入當地的努力,民粹政客劃分「自己人」的同時,社會對「外來者」的猜疑和敵對態度不斷醞釀,最後只會加深兩者的隔閡。即使執政者大幅收緊移民政策,社會的衝突仍難以解決。

其次,民粹政客以代表群眾自居,以「最後希望」宣傳自己,批評傳統精英腐敗無能。然而,民粹政客的舉動嚴重削弱民主價值的多元性,在區分「自己人」時,群體中不同的訴求被同質化,當他們執政時,其政策必然與群眾有期望落差,最後導致支持者對民主制度的信心動搖。

紐西蘭槍手於自白書中毫不隱瞞表示對民主的輕蔑,更鼓吹「同路人」不要再信民主。這次恐怖襲擊固然是人神共憤,但西方民主社會瀕臨包容極限的背後原因更值得思考。

民粹的力量在於可以輕易與其他意識形態結合,尤其與排外主義合併時,社會上出現的大小事件都可作為導火線,撕裂最終只會愈演愈烈,難以調和。

張熲燊為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研究助理;楊庭輝為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研究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