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27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炒起大市大鱷散貨

一、

至三月一日終止的中美貿易休戰期,已因特朗普總統認為貿談有實質進展(substantial progress)而順延;所謂有「實質進展」,特朗普說是在「要求」中方進行「結構性經濟改革」上,頗為順利,那意味中方樂於(不得不)作出配合美方的改進。迄截稿時,雖未見休戰期順延至何時的公布,但一般相信極可能為三月下旬「習特會」結束之日。是日也,中美領袖會簽署貿易協議,樂觀其成者認為,中美貿易以至中美兩國將從此踏上前景璀璨的新征途!

三月一日不再是美方貿談代表萊特希澤一再強調不會後延的「鐵板一塊的死線」(hard deadline),意味美國暫緩甚至不會把價值二千億美元的中國輸美貨品的關稅,由現行百分之十提高至二十五。中美雙方為此同舒一口氣。中國不必支付一大筆「額外」關稅,等於增長已明顯放緩的經濟,不致有雪上加霜的衝擊;對於美國來說,意味企業進軍中國市場有較廣闊空間和較佳前景,生意滔滔、財源廣進,不在話下。

中美股市的走勢,充分反映出兩國貿談極可能以「雙贏」的結局落幕。上海綜合指數周一飆升百分之五點六,為二○一五年以來的最高單日升幅;道瓊斯指數是日亦曾一度勁升二百餘點(以升六十點收市)……表現比較「理性」的還是香港股市,周一升百多點後周二竟對上海股市免疫下挫近二百點!

中美貿易,由於中方全方位「讓利」,站在美國的立場,進展因而不錯。然而,促使特朗普把「休戰期」後移的,主要是財長努欽和經濟顧問庫德洛的「力勸」,他們向總統進言,除指出華爾街群鱷不希望貿談不順利,以避免今年開年時股市大挫重演之外,尚力陳不應封殺華為,以提高美國5G產品的競爭力。這兩天來特朗普的有關表演,反映了努欽的努力沒有白費。

不過,中美貿談以至華為能否「進軍」美國市場,現在尚非下結論的時候,以被特朗普公開讚揚為「最佳談判代表」的萊特希澤,幕前談判固然表現出色,幕後還做了不少工夫以引導輿情「反華」,白宮貿談辦公室有專人向在媒體發表「仇中」言論者致謝,這種前所未見的舉措,說明萊特希澤因為努欽想放中國一馬而提高警惕;他與特朗普貿易顧問納瓦羅(P. Navarro)攻守同盟,不論來自華爾街的壓力有多大,會絕不手軟地不讓中國在貿易上再佔美國的便宜。必須一提的是,萊特希澤和納瓦羅均曾公開指出「貿易問題並非中美矛盾的核心議題(trade is not the central issue)。」什麼才是?白宮的「仇中派」認同軍方和情報部門的看法:「拆除南海島礁的軍事設備」,比貿易平衡更重要!「仇中派」真的不是鬧着玩的,貿談才於去周日「暫停」,周一美國太平洋艦隊已派出驅逐艦和彈藥補給艦各一艘穿越台灣海峽──也許稍後會「順道」赴南海宣示「自由航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之謂歟。

二、

華爾街群鱷因中美貿談進展良好而表現得信心滿滿,炒起道指,審度當前的經濟大局,筆者認為不過是趁「好消息」出貨的先兆!從此角度看,受太多政治和法治問題困擾的香港股民,遠較精明──以恒指的表現,他們沒有尾隨上海股市而盲目看好,是香港股民已趨成熟的體現。

即使中美果真如前天《人民日報.鐘聲》所說「按中美元首共識加快達成互利雙贏協議」,不說美軍在亞太區蠢蠢欲動造成的危機感,美國國內目前面對不少棘手問題,已夠煩人。在自由貿易變質世貿放緩的前提下,擺在美國經濟面前的困難有如下三項──

甲、擔心三月一日休戰期屆,為避可能強徵的高關稅,這一兩年來美國批發商購進過量的中(外)國貨,令庫存進口貨量創下三十年未見的高紀錄──去年十一月的存貨比一七年同月增百分之七點三,比一六年增百分之十一。存貨量大增的另一原因是消費不前,受經濟前景不明朗及鼓吹簡約生活方式成為時流的影響,消費生力軍,千禧世代(十九至二十九歲)的負債,據密歇根大學去周五公布的數據,已達一萬億美元(主要是物業按揭、學生貸款、汽車分期及信用卡欠款),他們因此傾向過少購物的「簡約生活」。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十二月的銷售量比十一月跌百分之一(當中非耐用物品跌百分之一點四)而存貨量增百分之二點二、達二千五百一十二億元──十二月在這麼多「消費假日」仍錄得負增長,令業商憂心忡忡。

乙、經過十多年的「零息」,許多「生意佬」已失去在正利率環境下經商的能力;聯儲局原來有有序提高利率的打算,但受經濟環境因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及特朗普對加息不以為然的影響,QT回歸QE應無懸念。可是,如果財赤持續上升資金泛濫誘發通脹重臨,聯儲局(任何中央銀行)提高利率,勢所不免,長期用慣免息資金的商家能否「應付裕如」,答案絕不樂觀。當代加息窒息經濟增長推跌樓市股市的顯例是九十年代末葉的日本,當央行意識通脹躍躍欲升而於一九九○年初提高利率時,至是年十月,日經指數已挫百分之四十八(損失的市值達三萬億美元)。奧國學派強調低利率(低於通脹率)必會造成經濟浪費,最後令經濟衰退甚且蕭條,是千古不易四海皆準(包括規劃經濟的國度)的真理。

丙、幾乎不同學派的主流經濟學家,都主張有經濟不景氣時,政府應編製赤字預算以抗衡之;大增赤字有刺激「總合需求」(aggregate demand)、令經濟強力增長進而實現全民就業。應因二○○八年華爾街危機引致的經濟衰退,美國政府採用此「藥方」,經濟亦真的「健康成長」且接近「全民就業」。然而,銅幣的反面是財赤已近二十二萬億美元。去年的財赤為國民毛產值百分之四點二──華爾街風暴前二○一七年只為百分之一點一,這將如何是好?!

美國在世界各地「尋釁滋事」,也許是白宮「話事人」認為只有大打一場才能解決債務的「捷徑」!

准此,大鱷出身的努欽說中美貿談成功有利股市回升,顯然是藉之炒起大市有利大鱷「出貨」的「語誤」。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