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2日

鄭宏泰、陸觀豪

強積金年金貪免稅 慎防先甜後苦

政府正陸續實施2018年度預算案稅務寬減,尤其提高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自願供款免稅額至每年6萬元,且惠及延遞年金供款。政客喜出望外,稱讚官員從善如流,惟未知他們有否了解強積金及年金皆私營,是盤生意,明碼實價做買賣,講求成本效益,收費分毫不少,開支錙銖必較。今天扣稅唾手撿便宜,也許先甜後苦,明日退休可能得不償失。

公積金與強積金之別

公積金是零存整付退休計劃,在職時按月供款,僱主配對,投資指定選項,退休時整筆領取。僱員供款是基本薪俸5%,僱主配對大多按僱員年資分段提高至10%不等,挽留人才。若中途轉職,可連本帶利取回自身供款;一般規定年資滿10年始可悉數領取。

強積金乃法定計劃,等同官辦私營,僱主僱員須每月各自供款,上限即將提高至2400元。政府現推出自願供款免稅額,乃鼓勵積穀養老,避免加重福利開支,立意甚善。假設僱員每月自願增加供款5000元,盡取額外免稅額,即每月供款合共7400元;再假設僱員供款以薪俸10%為限,即年薪不少於888000(7400 ×12/10%)。納稅人背景有別,寬減不同,即使以標準稅率(總收入15%)計,也不過9000(60000×15%),或少於年薪1%,佔比九牛一毛。故增加供款,即時賺取稅務寬減,抑或另行投資養老,是機會收益抉擇。強積金依例經僱主安排,員工無從置喙。雖無明文規定,私營強積金皆集成計劃,有別於企業公積金;信託人是獨立法團,由營辦者委派,會員無權過問;投資選項由信託人指定,會員無緣選擇;行政管理由基金決定,會員無從參與。換言之,營辦商往往一手包辦,各方先向其負責,始向會員交代,是客觀現實。況且會員來自大中小企業,行政安排及投資選擇等,難免順得哥情失嫂意。

因強積金有先天缺陷,要其保本增值實在談何容易。其一,強積金往往不設存款選項,皆因無利可圖,管理費低也無佣金分紅。其次,營辦商競爭激烈,千方百計吸客留客,爭取規模經濟效益,轉換計劃障礙重重,不予方便是常態。轉工者鮮有結束舊戶過檔,費時失事,寧可另開新戶,造成保留戶口眾多,枉交管理費,也欠缺投資成效。其三,從供款滙集到投資分配,經過重重環節,層層收回成本,行政費用難以調低。換言之,營辦商之得即是會員之失,此消彼長成結構性問題。

集成計劃不利會員者,是無法監督行政效率及投資表現,更欠缺組織可集體爭取,與企業計劃有天淵之別。例如:滙報是單向少交流,且由對客而非投資部門負責。強積金管理局權責有局限,商德良心問責等課題,端賴自律及輿論監督。

市民大眾若考慮自願增加供款,不應着眼稅務寬減多寡,而須比較機會收益。強積金自負盈虧,不保本也不保證增值,慎防退休提取時,連本帶利也追不上通脹,甚至供款未能回籠。計劃管理及投資層層收費,不論賺蝕也分毫不減。況且是盤生意,公開招徠,透明度有局限,以免暴露商業秘密,便宜對手。強積金營辦商是店,會員是客,屬賓主關係。如不滿某基金表現,可轉換其他選擇;若不滿營辦商,只好轉換計劃,或逆來順受。此外,法定部分須退休始能提取,自願部分不受限制,但中途退出,結餘以市價折現,加上手續費及罰金,往往得不償失。

效法新加坡免稅作餌

延遞年金是「零存零付儲蓄綜合長壽保險」,計劃分供款期及提款期兩個階段,性質有別,卻異曲同工。所謂「延遞」乃在職時供款儲蓄,退休後本利按年提取有如長俸,或整筆提取有如公積金,或只提取累積收益,本金滾存再生利。提款可定期或不定期,甚至定額或不定額,也可終身或有年限,視乎保單條款而定。不過,保單未必符合認可退休計劃,提款可能算作入息,或須繳納薪俸稅。

延遞年金保本增值,表面比公積金優勝,卻不保證追上通脹,無損本金購買力。計劃最初10年大多收益率固定,始後按年調整,也承諾最低回報,即使市場不景,增值亦有保障。計劃配置人壽保險,若不幸中途身故,不論供款期或提款期,可獲賠償已繳本金及累計收益或尚未提取年金(按折現計)。通常每年提款以結餘10%為限,若有超越者,該部分須繳納手續費7至15%不等,每年遞減1%,直至零為止。換言之,計劃大多須分期提款,最少7年,最長15年。

延遞年金既是人壽保險,即是盤概率及平均值生意,離不開拉上補下。簡言之,以多數人短壽補貼少數人長壽;所謂短壽是保證收益期內身故者,所謂長壽是保證期後始身故者。且以公營終身年金說明,舉一反三,兩者分野在於保費繳付方式,延遞年金經供款儲蓄,而終身年金則整筆繳付。65歲男士投保終身年金,保證本利是105%,分192期(16年)提取,金額經精算釐定。其後仍可繼續提款,直至身故。鑑於年期鎖定,若中途退出或身故,須折合現值提取餘數,應不能收回保費賬面值。

追溯出生年份的預期壽命,現年65歲男士應是<64歲,女士是<71歲。按2017年生死統計,男士可活至78歲或女士可活至85歲的概率有50%。故此投保人活至81歲(=65 + 16)保證期滿的概率低於50%,即使配偶承繼年金,活至原保證期滿的概率也低於50%。換言之,可取回本金賬面值者少,取回折現值多,可支取「紅利」者,更寥寥可數;短壽者補貼長壽者年金,是客觀現實。

其實,終身年金活學活用「金錢時間值理論」(time value of money),即是整存零付且以賬面值提存,現金周轉先收後支,衍生時差息差,拉上補下。延遞年金是零存零付,發揮更淋漓盡致。

假若強積金及延遞年金皆效法新加坡公營以免稅作餌,鼓勵多積穀養老,減輕未來安老福利開支,官民各有所得,無可厚非。不過,政府積極產業化基本服務,教育、醫療、福利、房屋等皆講求衡工量值,講求成本效益,外判私營成常態,變相民生市場化,貿然擴大退休計劃免稅措施,有誰歡喜有誰愁,不言而喻。

私營強積金是盤穩賺生意,營辦商收費抽佣,投資賺蝕的影響限於分紅;延遞年金乃異曲同工。免稅鼓勵多積穀養老無可厚非,惟營運商卻坐享其成,客戶則承擔風險,不可不察。大眾切忌只顧優惠,貿然自願增加供款,到頭來得不償失。何不積極理財,了解其他投資選擇,比較風險回報及機會收益作定奪?

傳統智慧有云:利大本無歸;唯存款與債券始無風險;基金與股票實一丘之貉……如此種種,實值得深思細嚼。

鄭宏泰博士為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陸觀豪為退休銀行家、亞太研究所名譽研究員、工商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