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7日

盧安迪 自由的國度

思考英語教育(下)

前文提到,在國際文教機構EF Education First剛發布的英語能力指標(EPI)評估中,香港在88個非英語國家和地區中僅排名30,被新加坡拋離之餘,也遜於上海、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引人憂慮。

然而,前文也探討了考試成績和真正英語能力之間的關係:擅長英語考試的人,未必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環境中對英語最運用自如的人,所以從城市競爭力和營商環境的角度,我們也不必對香港的英語水平過分沮喪。

為了對症下藥地找出進一步提升港人英語水平的方法,我們首先要審視港人最常見的英語毛病,以及它們的根源。其實,無論在文法還是發音方面,世界各地的人學習外語時都會深受其母語影響,以下藉港人最常見的英語文法和發音問題說明這一點。

中英思維不全兼容

據我觀察,港人的常見英語文法錯誤主要有3個。第一個稱為comma splice error,或run-on sentence,即是把兩個獨立子句(independent clauses)用逗號連接起來,例如"It is very late, I need to go home."這在英文裏是不容許的;兩個獨立字句之間只能用分號、句號或連接詞(如果有3個或以上獨立子句,則前面的子句之間可以用逗號,但最後兩個之間便要用連接詞)。【註1】

但中國的古文沒有標點符號,白話文的標點規矩也不甚嚴格。我們在中文裏把一些較短的獨立子句用逗號分隔,例如「很夜了,我要回家了」,是很自然的做法。

港人的第二個常見英語文法錯誤則與名詞和可數性和單複數有關。不少人在不可數的英文名詞後面加上s(例如把equipment變成equipments),或把帶有s的單數名詞的s去除(例如把means變成mean),或把帶有s的不可數名詞的s去除(例如把news變成new)。

這些傾向某程度上是受中文影響,例如在中文裏很難想像有不可數的「工具」概念。

至於第三個常見文法錯誤,則是誤把"How to..."當成完整問句。在英文中,我們可以說"How do you get to the lobby?"或"How do I get to the lobby?",但"How to get to the lobby?"正式來說不是一個問句,而是一個名詞片語。在中文裏,我們可以問「怎樣去大堂?」,如果直譯為英文便會得到上述錯誤。

綜上所述,港人的常見英語文法錯誤都是源於用中文的方式思考,然後夾硬轉為英文,而非一開始就用英文的邏輯來思考。事實上,發音方面也有類似問題:港人覺得其中一個最難發的輔音是th,而這恰是廣東話裏沒有的音。很多港人用f音來代替th音,因為f是廣東話的常用輔音。

儘管有上述困難,但大部分港人學習英語其實比大部分內地人有結構性優勢,因為在文法方面,兩者都會受中文習慣影響,而在發音方面,普通話的語音範圍比廣東話的狹窄,所以一個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熟悉的發音會比以廣東話為母語的人少得多。

粵語發音多於國語

我很小時就留意到,大部分內地人說英語時,每當遇到p、t、k、m等尾音,若非完全省略,就是把該尾音當成一個完整音節發出,卻不懂得輕輕地、不帶元音地發出該等尾音。例如他們說and這個字的時候,發音會類似an de(即在an後面加一個類似普通話「的」字的音節)。

由於我比較遲鈍,所以近幾個月才想通了背後的原因:因為普通話沒有入聲字(即收p、t、k尾的字)和閉口音(即收m尾的字),所以很多講普通話的人較難接受沒有元音的尾音。相反,廣東話則有大量入聲字和閉口音。雖然廣東話也沒有d尾,而且入聲字的尾音比英語更短,但起碼我們對尾音的一般原理較為適應。

我們可以用Beckham這一名字的翻譯來說明這個問題。假設Beck和ham兩部分是分開讀(雖然現實中並非如此,見【註2】),廣東話可譯為「碧咸」,其中「碧」是入聲字,「咸」是閉口音。但普通話則要譯為「貝克漢姆」,用「克」和「姆」兩個獨立的字來反映尾音。於是,平時講普通話的人,用英文讀Beckham時,便很容易把k和m也過分着重地發音。

由此可見,無論在文法還是發音方面,大部分人學習外語時都是深受其母語影響。上述討論還未包括遣詞造句、謀篇布局方面的習慣,但道理同樣適用於此。雖然廣東話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已比普通話正面,但若要真正把英語水平提升一個層次,我們必須「中文還中文,英文還英文」,不能用中文的思維來學習英文。

要習慣英文的思維方式,語言的環境至關重要。用英語授課固然有幫助,但除了英文科老師外,很多其他科目的老師本身都是用中文來思考英文,他們說的英文仍無助學生擺脫(甚至可能鞏固)「中式英文」的循環。

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地道英語的外在刺激。除了鼓勵學生觀看英語電影或電視新聞外,現在一些學校也聘請了專門與學生對話交流的外籍英語助教,希望將來更多學生也可享有此等資源。

盧安迪_史丹福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生

註1:敏銳的讀者當會想到,狄更斯《雙城記》開首"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是用逗號連接起很多個獨立子句,但這只是作者為了文學效果而故意打破文法規則,不足為訓。

註2:我知道Beckham的k和h是應該連讀,導致h基本上不發音,整個字的讀音近似「碧禽」,但為了說明文中的道理,這裏不涉及這層複雜性。

 

(編者按:盧安迪著作《自由的國度2──STEM教育與美國》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