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0月27日

黃家樑

香港教育要走回頭路?

日前,特首林鄭月娥在教育研討會上表示,雖然原則上同意不應只以學業成績作為大學收生標準,但一併考慮學生學習經歷,或對基層學生造成不公;不少教育界人士擔心,這是否暗示「全人發展」的教改理念將會壽終正寢。

事實上,「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引入「中產式」的學習方法,的確對基層學子造成不利,但改革的方向應該是設法支援基層學童,是構建多元化升學途徑,還是重走「考試定終生」的舊路,實在值得社會大眾深思熟慮。

新加坡教改之路

近年香港學生學習壓力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先有小三TSA(全港性系統評估)應否擱置的爭議,近有學生自殺率偏高的問題。每念及此,相信不少人都會用新加坡的情況來一個「向下比較」,聊以自慰。

受經典電影《小孩不笨》影響,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是,新加坡奉行精英教育,中小學設置重重關卡,學生要面對大量篩選式考核,再按表現而分流,壓力遠超香港。不過,早前新加坡教育部推出大刀闊斧式的教育改革,向「應試教育」說不,宣布明年起,小一小二學生毋須進行測驗考試,中一學生不必考校內年中考試,到2020或2021年後小三、小五和中三也不設年中考試,以降低社會對學業成績的過度重視,讓學校騰出更多時間對學生作全人教育,建立學生自信和學習興趣。

預計此後,老師將更專注於教學法創新,不再為測考結果而費心於惡性操練;學生可以多到戶外學習,多參與各種探索式學習活動,擴闊視野;學生在課室內會更勇於發問,增進教學互動性,培養學習的內在動機;也可鼓勵家長不要過度催谷子女,為孩子多留一些空間。

其實,早在2010年開始,當地在小學教育檢討及執行委員會建議下,已取消小一年中和年底的考試,之後再進一步取消小二年中考試。凡此種種,都是從「應試教育」到「質素教育」的過渡,是從「分數至上」向「全人教育」邁進的重要一步,不得不叫人眼前一亮。

平情而論,香港在2000年推行的教育改革,早已提倡「樂善勇敢」的願景,要為教育界拆牆鬆綁,力圖構建全方位學習體系,追求「全人發展」;其後又高唱「求學不是求分數」,期望學校減少惡性操練。

起步之初,取消小六升中的學能測驗,中學派位組別5個變3個,推行一條龍辦學模式,取消官津學校的升小面試和升中筆試等,一度為教育界帶來新氣象,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大為減輕,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得以開展。

無奈事與願違,教育當局之後未有貫徹教育改革理念,部分教改措施變質,如教學語言「上落車」機制加劇學校競爭,各級TSA淪為向學校監控和施壓的手段後,新高中學制大增學子負擔等,重新引進競爭和評比的風氣,中小學被迫走上應試導向的回頭路,「全人發展」演變為「全方位競爭」,活動和學業均需操練。香港走了回頭路,新加坡則勇往直前,彼此漸行漸遠。

新加坡的教育改革願景令人嚮往,推行的決心也叫人激賞,惟成效亦有待觀察。正如當地報章所述,校內年中考試取消之後,但會否「先甜後苦」,壓力由年中集中在年尾終期試?計算平時分和習作以取代考試,又會否造成功課和專題研習泛濫?

事實上,任何教育措施的改變總會牽動家長,如果家長不接受減少考核的學習模式,繼續為子女安排大量補習,改革又會有效嗎?不過,筆者欣賞的是,新加坡向傳統應試教育說不的勇氣,教育當局把政策全方位落實的細緻安排,以及按部就班推展移風易俗措施的策略。

適逢特首剛發表2018年《施政報告》,當中對教育事業作出大手筆的投資,盡顯對教育事業的承擔,令人激賞,但資源以外,教育事業發展還需政策的引導。香港教育發展是否要來一次全面檢視,2000年教改的經驗應如何總結,這是一份有待特區政府回答的試卷。

黃家樑_教育評議會副主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