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17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收伏香港損國譽 「科款」強軍保平安

甲、

為了「牢牢地操控香港」,為了把人大常委就「一地兩檢」的決定合法化,中聯辦法律部王振民部長去周六在「《基本法》研討會上」,發表以「新憲制帶給香港什麼變化」為題的演說,據本報昨天報道,王振民強調「香港回歸後的憲制新秩序,是以國家憲法為根基、以《基本法》為補充」。又說「香港特區有獨立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但絕無可能擁有獨立的憲法或獨立的憲制秩序,無論如何都要進入國家的憲法體制和憲法秩序中」。報道生動地描述王部長用廣東話說︰「『一國兩制』就係咁樣,否則會變成『兩國兩制』!」

王部長有法學教授身份,說法論法,頭頭是道,可惜,他的「說法」,完全漠視了他口口聲聲說香港特區有「獨立的法律和司法制度」,而這是《基本法》賦予香港特區的。如果他由衷地相信香港獨立的法律和司法,「一地兩檢」合法與否,便應由這些獨立法律和司法制度作出裁決。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饒戈平在同一場合指出「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的準確說法,應為「中央管治」和「中央授權予香港的高度自治」,兩者必須互相結合,「否則是忽略和架空國家對香港全面管治權。」在國家如此強勢的環境下,所謂「結合」,不過是香港的「一制」為內地的一制「吸納」。至於同場演說的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宋小莊,則指「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不是平行,立法解釋高於司法解釋」。當然,立法非指香港立法會而是北京人大,而司法是香港法院。宋教授還強調「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全國人大常委都能夠進行立法解釋」──人大常委有需要便可為香港「釋法」!

王部長、饒副會長和宋教授的論斷,招來本地政壇元老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自由黨創黨主席李鵬飛的抨擊,以至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的質疑。誰是誰非,港人心中有數。

京官凌駕本地法律和司法制度的「說法」,雖然扭曲了《基本法》的原意,但強權勝於公理,自古皆然,便如馬英九政府的副總統吳敦義在任時所說,與把手槍放在桌子上(飛彈陣對準台灣)的中共談判,手無寸鐵的台灣肯定討不了便宜(但台灣亦因此愈走愈遠)。香港近年亦面對這種情況,北京有財有槍,縱然其說毫無港人尤其是法律界人士認同、信奉的「法理」,亦會因為「形勢比人強」令港人必須奉行!

京官「收拾」香港,得心應手,讓「上面那一制無端伸過來」(楊岳橋語),輕易便超額完成了「牢牢掌控香港」的最高指示;可是,在外人眼裏(別忘記迄今為止香港仍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城市),這不過是北京強力打壓擺布香港的結果。最近筆者數度指陳,西方國家以至亞洲「諸小」,所以對中國敬而遠之,只求經濟利益而在政治上排拒中國,皆因口中常宣「永不稱霸」及「不干預他國內政」的中國,實際上正在用盡種種手法滲透他國內政以遂己欲,這類事例如今不少已經曝光,令中國臉上無光;而北京用內地的一套「打造」香港,雖然無權無勇的香港人「反抗無效」,不得不甘之如飴,但國際間怎樣看待中國,難道北京無知無覺!?所有強加於香港的「惡法」,是塑造「醜陋中國」的原材料!換句話說,京官把香港收拾得伏伏貼貼,但陪葬的是中國在國際上的聲譽和地位!

下次召開「《基本法》研討會」,希望北京考慮邀請香港法律專才出席;和內地的專家來一場公開辯論,是說服港人和世人的最佳方法。

乙、

美國總統特朗普這次歐洲行(出席北約峰會訪問英國及赴赫爾辛基與俄國總統普京會談〔本文見報時應知結果〕),四處樹敵、風評甚劣;粗看他在「峰會」上的表演以至在英國的「鬧劇」,去周六《金融時報》以「災難性」(Disastrous)形容此行的「成就」,可算最接近現實!

「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NATO〕)一九四八年在蘇聯封鎖柏林、東西陣營啟動「冷戰」時匆匆組成,當時離二戰結束僅三四年,歐洲元氣未復,此事由美國主導,可說順理成章。在二戰中得以「置身事外」的美國,戰後不僅「武功蓋世」、財雄勢大且有統率「自由世界」的雄心,指揮「北約」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SACEUR)因此牢牢地掌握在出錢出力的美國手中;而為了工作的「方便」,此職俱由駐歐美軍司令兼任。

二戰後歐洲滿目瘡痍,經濟上要靠美援(歐洲復興計劃,俗稱馬歇爾計劃),軍事上不得不借助已全方位崛起的美國之力。事實上,當年的確只有美國才能把歐洲「諸小」團結起來,讓她們加入「北約」,亦即受美國的保護以防範蘇聯的滲透、侵犯。為了保障「諸小」的安全,「北約」明文規定任何一個成員國(由最初十二國增至如今的二十九國)受攻擊,「北約」有反擊的「義務」;數十年來,「北約」諸國未見外患,總算太平無事,直至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發生阿蓋達(基地組織)恐怖分子騎劫民航機撞毀紐約世貿中心雙塔,造成重大傷亡,「北約」才不得不尾隨美國、採取「反恐」行動,為成員國美國「報仇」、為自由世界除害!

可是,「北約」準備不周財力不足的弱點,在「反恐活動」中充分暴露。不但如此,「北約」的歐洲成員還對「反恐」不熱中,那可能是認為美國遭「恐襲」皆因其介入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惹的禍,與歐洲關係不大,因此沒有積極投入。不過,這種消極反應,直至攻打利比亞出師失利,才顯示問題嚴重性。

去周六美媒有〈「北約」應從摧毀利比亞中汲取教訓〉,說的便是這回事。這令筆者想起寫於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的舊作(〈無傷亡不算戰爭 美大兵成本百萬〉,收《禍根深植》),提及以英法為主力的「北約」軍隊入侵利比亞後,英國和法國馬上發現「無艦隻可用」,且彈藥供應不足,「空中封鎖」利比亞只兩三個月,便後繼無力後勁不足,不得不向美國求援(英國海軍大臣說戰事若拖至十月,他在調動軍艦上會面對「重大挑戰」;法國軍方則說經過此役,其唯一的航母「戴高樂號」須入廠作為期一年的大修)。原本想隔岸觀火的美國,只好調機遣艦以至派出軍事顧問「運籌帷幄」,協助其歐洲盟友「脫險」。

沒有美國參與的「北約」,所以出師不利,主因是軍費不足有以致之。歐洲北約成員國的「目標軍事開支」本為GDP百分之二,但她們「愛好和平」,加上在國內大派「免費午餐」,財政左支右絀,軍事開支可省則省,打起仗來便無法得心應手;在二○一二年,英法的國防開支均不足GDP百分之一,和美國百分之三點六相比,她們的軍備捉襟見肘,十分顯然。是年六月十六日,行將卸任的美國防長蓋茨(R. Gates)在北約會議上「面斥」其歐洲盟友,指她們在軍費上投入不足,差點誤了大事……沒想到七八年後,英法德等歐洲大國的軍費雖大幅提升,但那些小國窮國仍是「大落後」,經常口出狂言的特朗普不客氣,情理中事。

比他的多屆前任現實,特朗普不尚空談(理論基礎貧乏)?只求實事求是,要「北約」二十八個歐洲成員國無錢亦要出錢(撙節他項開銷)。「北約」武備一定要「現代化」,才足以「嚇退」野心勃勃的俄羅斯,而資金充足與否,是「現代化」的關鍵。近年俄羅斯大有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分庭抗禮之圖,吞下克里米亞,面不改容,歐洲安全大受威脅,特朗普上台後多次坦言強軍是保障安全的唯一手段。特朗普今趟歐洲行之後,「北約」全面擴軍勢所不免,一場軍事競賽已隨特朗普離歐而展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