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16日

張凱科 建築思話

十三街的日與夜

朋友Him在土瓜灣十三街辦Workshop,取名「青春工藝」。顧名思義,裏頭的全是熱血分子,旨在讓傳統工藝得以傳承。透過工藝傳承,促進人與社區的溝通,從而重新認識及發現自己(真的浪漫到不行)。

當中有製作入榫小板凳的工作坊,另外甚至連花牌、白鐵等傳統工藝師傅,都在這個平台找到第二春,開班授徒。這樣子一做就是幾個年頭。「青春工藝」除了深受鄰近舊社區街坊的歡迎外,亦不時吸引各界傳媒報道,小小平台,大大宇宙。

好一陣子沒有跟Him聯絡。近日在Facebook發現「青春工藝」忽然成了「痛哭酒館」。適逢筆者最近生活不太如意,正好找向來鐵漢柔情的Him聚聚舊,吐吐苦水,痛哭一場。

說好的重建呢

傍晚時分的十三街。車房師傅已完成一天工作,執拾行人路上各種東西,準備更衣下班;街上的雜貨店雖已打烊,但裏頭仍然燈火通明,員工圍着圓桌一起吃晚飯;有的甚至築起四方城,歡樂今宵。十三街的各種場景總是有着強烈的電影感。

「哈,你來得真合時,陳師奶剛好釀了秘製米酒。來,我們嘗一下!」Him在十三街「打滾」幾年,在社區內人氣特別高。這時候,街坊把「痛哭酒館」地舖內的DIY木製桌椅搬到行人路上,讓室內的空間伸展到室外;有街坊帶來各式私房菜、佐酒小食等等。入夜後,街上奇妙地注入了生命力,一片香港昔日的城市景象。我坐在街上,一邊呷着蒸釀米酒,一邊看着各種人生百態。

下班時分,街上的人都加快腳步回家。我忽然發現很多人都抬着一大樽蒸餾水。愕然之間,Him在旁說道:「十三街的舊樓除了樣子破陋,裏頭的屋宇設備亦非常惡劣。大家都擔心食水管道的老化問題,只好天天飲用蒸餾水。舊樓全都沒有電梯,所以有心的年輕人會替公公婆婆抬蒸餾水上樓。」我大概有點明知故問:「那麼重建有起色嗎?」Him搖了搖頭,只替我和身旁的一位老伯添了些酒。

老伯點起從口袋裏淘出的香煙,娓娓道來:「重建?10多年來就只聞樓梯響。十三街這裏有80多幢舊樓,近八成無業主立案法團。收購的話,涉及2000多個單位200多個車房。重建住宅樓地積比上限只有7.5倍,但現時舊樓地積比已達六倍。金錢掛帥的大地產商,哪會對發展潛力這麼低的舊區有興趣?」老伯三言兩語,便道出典型的香港舊區重建死結的個案。身為建築師的我頓時語塞。

「你看,就連市建局都只是金錢掛帥,動不動就問錢從哪裏來。」老伯旁邊的大漢一口把酒喝掉,似乎再按捺不住情感:「其實大家都不反對重建,只是關注怎麼重建的問題。很多街坊在這裏生活了大半世,房子都破舊到這樣了,一看到有關塌樓的新聞就心寒。商業考慮下,私人發展商根本不可能作出收購;政府和市建局又從來只是取易捨難。有時大家會想,難道就讓房子慢慢破舊下去,直至有一天真的塌下來?」大漢呼出一口煙圈,彷彿把心底的什麼都釋放出來了。

席間,我心裏好像有些話想說,卻怎也說不出來。不知怎地,我想起自己當日為何要當上建築師;我想起當日的囍帖街和那香港首個民間發展規劃方案——啞鈴方案。我不知道為何自己想起這些事,只是不由自主地整個人猛然墮進回憶裏去。

突如其來的結他聲把我喚醒。原來是剛才那個大漢正開始彈起結他。「哭泣聲絕無意義,它不會扭轉分開的心意,夢似是失去收結一首詩。」大漢聲線沙啞滄桑而充滿歲月感。我繼續呷着杯中物,大概有點淚將要掉下,也許這就是「痛哭酒館」。

我半夢半醒的在想,社會現正就土地供應進行大辯論,誰又在意這些舊區重建的死結議題?

張凱科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

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不代表香港建築師學會立場。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