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18日

邵家臻 專業議政

照顧有價:關於照顧者為本政策

5月5日,我出席《照顧無價:家庭照顧者口述故事》的新書發布會。我是一個「四書主義者」:再窮也要買書;再忙也要看書;再迫也要藏書;感情再疏也要送書。記得在年前左思右想是否參選的時候,曾向吳靄儀問路,生怕做議員之後沒有時間看書;瑪嘉烈說,只要有心,就有時間,就會看書。結果,當了議員之後,勉強還有看書,但數量少了很多。

照顧工作是鐘擺的兩邊

今回在百忙之中抽時間看《照顧無價:家庭照顧者口述故事》,全因「家庭照顧者」和「口述故事」。老媽就是家庭照顧者,一人獨力照顧4個男人,整整幾十年,風雨無間,棉乾絮濕。奈何不肖子如我還會說:「我媽媽沒有工作做,她是家庭主婦。」

沒有工作做?全錯;應該說是比任何一份工作更忙碌,並且只有勞沒有功,只有付出沒有回報。於是,借這新書發布會的機會,我要懺悔。至於口述故事:從前風聞有你,如今親眼看見你。照顧工作,向來都是鐘擺的兩邊:要麼浪漫頂透(讓我照顧你,好嗎?),要麼煩厭到極(仲要照顧你,麻煩!)。口述故事,正好是補充了兩端之間的五味分陳,豐富了照顧者的生命故事。

《照顧無價》其實是個十分弔詭的說法。照顧無價,其實是說照顧有價,並且為家庭照顧定價。本書編者「平等機會婦女聯席」就是針對「家庭照顧是女性的天職」之說法,補足了「孩子上學的時間、買菜做飯的金額、年老父母覆診的日期、孩子繳交不同活動的費用」,計算照顧者的經濟生產價值,結果一個家庭照顧者的月薪大抵是在3萬元左右。

事有湊巧,「照顧照顧者平台」於5月12日,也發布了有關婦女照顧家庭情況的網上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每天平均使用12小時45分鐘買餸、煮飯、做家務及照顧家人等,超過七成照顧者沒有「休息日」,即是每天都需要「工作」……或許這個研究太過土法煉鋼,數字沒有足夠代表性。然而,這正是我城的一大失敗:缺乏統一數據、缺乏照顧者處境的數據。

涉及社會的「再生產」(reproduction)及女性福祉的「照顧者」,她們是誰?有什麼人口特徵?香港統計處至今還沒有就此作專門的統計,只能在零散的數據中找到照顧者的蹤影。根據《2015年香港統計月刊專題文章: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指出,香港至少有203700名與殘疾人士同住的照顧者,以及175600名與長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顧者。

政府統計處亦在2013年估算,無酬照顧家中殘疾人士或長期病患者的家庭照顧者有近23萬人。但值得注意的是,統計並沒有包括智障人士照顧者,也未有包括一般兒童照顧者或長者照顧者。連照顧者的基本數字也未掌握,實難以想像政府如何能做到「照顧照顧者」(Care the carers)。

過去政府的政策都是強調照顧是家庭責任,而長期護理政策方向,則以「被照顧者為本」作為考慮;至近年人口急速老化加上勞動力不足,才開始考慮一些因應照顧者的政策措施。2014年,政府推出「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而2016年推出「為祖父母而設的幼兒照顧訓練課程試驗計劃」,前者為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後者為幼兒照顧者提供訓練。

缺乏照顧者數據

不過,兩個計劃均只是試驗性質,資源少、規模細。更重要的是,政府仍然離不開「養家模式」(breadwinner model)的範式,「養家模式」令照顧者被迫成為經濟上的依賴者,切斷了照顧者的事業發展,減少了她們的收入,甚至需要依賴外出工作家庭成員的經濟收入,增加她們跌入貧窮的風險。

照顧者如果不是在政策中「隱形」,就是從屬於家庭。香港根本沒有一套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照顧者在照顧以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們也需要生活、休息、興趣、社交……因此,單是提供照顧者支援服務,或讓照顧者減輕壓力,都不足以全面配合照顧者作為人的基本需要。

要制訂一套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必須從多方面給予支援,這包括:經濟支援、照顧支援服務、休息假期、培訓、社交活動、社區配套,以至照顧者友善的勞工政策,讓照顧者從「家庭照顧責任」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可以在生活安排上有更多的選擇。

隨着女性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傳統家庭模式早已瓦解,香港亦是時候放棄「養家模式」,正視照顧者對社會及家庭在公在私兩個領域的貢獻。

「照顧照顧者平台」建議計算照顧者的本地生產總值,那不是無聊搞作,相反它是要把照顧者「現形」,讓我們感受到照顧工作的重量。

邵家臻  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