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11日

孔永樂

學術自由應珍而重之

早前,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到台灣出席一個「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論壇,當中曾提及或許有一天香港人可以考慮是否成立獨立國家,或與中國其他地區的族群組成聯邦。

回港後,戴耀廷多次重申,他「不贊同香港獨立,也不會推動民主自決的公投,因為在現階段條件並不存在」。為此,特區政府、港澳辦、中聯辦、41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及多個團體等均發聲明譴責。另一方面,民主派議員則聯署反擊,希望各界人士勿以言入罪。

是否與學術有密切關係

有人認為戴耀廷有學術自由討論港獨。然而,不少人已指出戴耀廷在台灣的公開言論似乎與嚴謹的學術研究關係不大。每個論壇必定有其主辦目的,是次論壇組織主辦者和參與者的背景都令外人聯想到「反共」的政治目的、組織聯盟及其日後相關行動等,多於論壇希望帶來的學術成果。

我們捍衞和保障學術自由前,必須證明戴耀廷台灣之行與學術有密切關係,否則這只是戴先生的個人言論自由或公民權利等問題。若然我們以學術自由的原則,討論一名學者是可以在境外討論港獨,當中也有很多值得深思之處。

學術自由並非無邊無際。理論上,學術自由泛指大學教授或研究員進行其學術研究或教學時,沒有受到其他外來勢力的干擾。這也假設研究人員心無旁騖地追求真理和探究知識。

學術自由不代表大學教師擁有特權,學術自由的存在,也不是為了個別大學教師的利益,而是為了整體社會的福祉。我們必須尊重學術自由,但同時也須確保學術自由不會受到濫用或誤用,令社會和大眾受到影響。例如,曾有學術辯論指出,個別學者濫用學術自由,透過醫學實驗室不恰當地重組DNA,引起一系列的道德或醫學問題。

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上,毫無約束的「學術自由」都會帶來嚴重問題。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是定下學術規範,或以法例禁止個別科研。例如,美國多個州都明確禁止幹細胞的研究;即使美國大學研究員也不可以「學術自由」的理由而違反法律。

現時,戴耀廷提出可以考慮香港是否成立獨立國家引起爭議。我們暫且不理會戴耀廷的言論是否只是一個假設,但其效果似乎對大學和香港社會大多數市民都沒有正面影響,大學和社會又再次政治化和兩極化。我們討論學術自由時,也要明白對社會的整體影響。

現實裏,大學如何處理少數大學職員發表具爭議言論是一件複雜的事情。2014年,澳洲悉尼大學校長Dr Michael Spence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行政學院發表演說,題為Censure and Censorship: Academic Freedom and Public Comment(《譴責與審查︰學術自由與公共評論》)。當中,Dr Michael Spence指出,二十世紀歷史系教授Professor George Arnold Wood公開表示希望英國會在戰爭中落敗而引起爭議,公眾和傳媒其後不斷引用及錯誤引用其觀點;最終,悉尼大學教務會亦決定譴責當時非常出名的Professor Wood。

Dr Michael Spence指出,當學校決定是否譴責個別教授發表言論,或對其教職員採取任何行動前,他都會仔細思考以下數個假設。當中,筆者認為兩個假設較為重要。第一個假設是,大學職員發表公開言論時,是否以大學的身份,如是,公眾有理由相信其言論代表某專家領袖的權威意見。

若以此為標準,在「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論壇的宣傳海報上,介紹戴耀廷是「港大法律系副教授」,在此情況下,戴耀廷不能回應自己是普通市民;在公眾眼中,即使發表當天是假日,地點在美國,政府或市民都對戴先生有一個合理期望,認為其言論關乎於港大法律專家對個別問題的權威意見。

對學生投身社會沒好處

這也關乎第二個重要假設。Dr Michael Spence考慮個別教授的言論與大學的整體觀點或立場是否有明顯差異,甚至出現矛盾或影響大學的整體利益。從此角度來看,戴耀廷的言論對香港大學引起更多問題。

去年,香港多個大學校園相繼出現港獨標語而引起爭議。時任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聯同其餘9位大學校長罕有地共同聯署聲明反對港獨,並譴責校園內濫用言論自由。在港獨的問題上,香港大學校長明顯已定下一個反港獨立場。

雖然戴耀廷回港後已重申反對港獨,但對不少市民而言,他們或會認為戴耀廷與台獨、藏獨等人士共同思考及推動港獨,這也與香港大學的立場明顯對立。校方如不妥善處理,將來或陸續有學生甚至教授公開討論港獨,問題預料會愈來愈多。

筆者一直反對在大學校園內討論港獨,理由在於,筆者完全看不到討論港獨對大學或香港社會有什麼好處。現時,《基本法》清楚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去年底,大學校長更發聲明反對港獨。

在此情況下,討論港獨最終只列出香港反港獨的各種原因。然而,大多數都是基本常識,這些都毋須花上昂貴的經費進行研究。進一步看,若然討論港獨的理由,當中難免涉及內地制度或族群種種不是,否則香港也毋須獨立。這也涉及歧視,以及引起不必要的兩地社會矛盾和紛爭。

對學者而言,熱忱地不斷探究學問,在某一領域上能夠產生創見,並且對香港甚至國際社會作出貢獻,已是艱辛的學術生涯,把學術投注在港獨這一狹窄和危險的課題上,對日後研究發展很不利。

對學生而言,求學期間須積累知識,理性討論並對自己負責。在現時的香港氣氛下,大學內討論港獨,對學生走出校園投身社會也是沒有明顯好處。在不討論港獨的情況下,大學反而免受其他外來勢力的干擾,至少校園不會經常有組織反港獨及貼滿各式各樣的政治標語。

大學永遠有不同聲音,這是一件平常和正常的事,但港獨是難以理性討論的,最終亦不會有任何勝方。事實上,香港社會可以研究的問題眾多,我們更應珍惜香港獨特的大學學術環境,多研究港獨以外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方向是利大於弊。

孔永樂_城市智庫成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