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2月15日

丁望 思維漫步

小道再炒同鄉 溫總又遭抹黑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遠離小道,是知識成長的第一步。儒家經典《論語.陽貨》謂:「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西方大眾傳播學關於「意見領袖」的論述,亦提及警惕虛假新聞的陷阱。

近期,北京小道掮客放出「中南海權威消息」,稱國務委員兼秘書長楊晶落馬,押送內蒙貶任縣處級小官;外交部擴權,外長王毅將於3月升任國務委員。以常識判斷,這些都是虛假新聞。

2月8日,西方一家大報再炒小道掮客的「同鄉鏈」,稱溫家寶及其家屬牽連「天津同鄉」、商人段偉紅案;14日,北京官媒刊出〈中央領導同志看望老同志〉,名單中有溫家寶。這是間接否認西方報章的炒作。

又結同鄉鏈 咬住一個人

西報8日文China Detains Executive Close to the Family of a Former Prime Minister,其網站自譯為〈溫家寶家族商業合夥人段偉紅被拘留〉,並附2012年的一系列所謂「調查」,包括Billions in Hidden Riches for Family of Chinese Leader(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

8日文稱「不清楚段偉紅與孫政才之間的關係」,卻說段偉紅被拘留「也許」牽涉孫的貪腐;又說段被捕不牽涉溫家寶及其親屬(not Mr. Wen or his relatives),卻又稱段是溫的「天津同鄉」,溫家族是她的商業夥伴。

這樣不能自圓其說的陳述,突顯缺乏事實根據,全是大膽假定下的胡猜。

段偉紅即使在北京取得值錢的土地,也未必與時任北京區級官職的孫政才有關,更扯不到溫家寶,孫並非「溫親信」。

5年來一直咬住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大肆圍攻,缺乏有力的事實根據,令許多讀者有「刻意抹黑」的質疑。其中,「同鄉鏈」的株連想像,遠離常識的軌道。

2月8日文和附刊(重刊)的一系列文章,最經不起常識考察的是,反覆強調溫家寶是段偉紅的「天津同鄉」,她的公司註冊地「是總理的故鄉天津」,她通過公司「在總理的家鄉天津管理着一幢辦公大樓」。

她的公司和商業活動,怎麼可以扯到溫家寶是她的「天津同鄉」,這種所謂的同鄉關係,與她的商業有必然的關連嗎?

從結「同鄉鏈」入手假定某某涉及貪腐,並無邏輯層面的說服力。

所謂同鄉並不是三幾人,天津市人口超過1500萬,某某商人涉案不應扯到做大官的「天津同鄉」。譬如,美國白宮有大官是得州人,當得州有人殺人放火時,能說他受了「得州同鄉」大官唆使,要追究此官的責任?

說天津同鄉 有三大漏洞

「同鄉鏈」之遠離常識,還在於沒有「時段觀」。溫家寶雖是天津人,但那是近60年前的事。1960年他考入北京地質學院,就住在北京市(假期回天津),1968至1982年在甘肅省工作,1982年至今一直住在北京市,怎麼能把1960年後出生的商人段偉紅,扯到與溫的「天津同鄉」關係?西報的文章說她不認識溫,既然互不認識,為何糾纏什麼「天津同鄉」?

溫在甘肅的後期、在北京的時段,才有不同程度的權力,在天津時是「低端」的平民百姓,老咬住「天津同鄉」羅織罪名能有說服力嗎?死纏住「天津同鄉」者,何不讀一讀他的回憶錄《地質筆記》(2016年出版,共567頁),了解他的人生閱歷和「批左」思維?

說到時段,還不能忽略一個事實。1950年代、1960年代出生的紅二代,雖然祖籍湖南、湖北、陝西等地,許多人卻出生或成長於北京,與祖籍沒有(或很少)聯結。

說他們的人脈,與其說某省同鄉,倒不如說八一小學、一○一中學、男四中或哈軍工,反而有點人脈線索。

「同鄉鏈」之不通,還有一因:同鄉未必和諧甚或成為利益夥伴,這是略為了解中共黨史者都有的常識。

不因好或惡 去扭曲事實

毛澤東是湖南湘潭人,整人時對「湖南同鄉」也狠下手。劉少奇、彭德懷都是「湖南同鄉」,文革時毛指他們為「裏通外國」的叛徒、內奸(最重的罪名),他們均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之禍。毛曾十分信任的「湖南同鄉」、廣東左王陶鑄,得罪了江青就被整,患癌症仍被趕到安徽孤獨病死。

胡耀邦和王震是湖南瀏陽同鄉,王卻參與整胡的活動。

文章說溫家寶是段偉紅的「同鄉」,以強調「同鄉」關係去羅織罪名,這實太離譜了吧?

在1968年文革時,毛支持康生「挖內人黨叛徒案」,凡是內蒙一哥烏蘭夫的「內蒙同鄉」、曾一起參加紅色革命活動的,都誣陷為「蘇修內奸」,結果數百人被迫害。

想不到50年之後,類似「內蒙同鄉」的山寨式株連,居然有「紐約版」。這豈非太荒謬?

不管是從事傳媒工作還是研究歷史,都應該尊重事實,不因個人的好、惡而扭曲事實。

我曾就1976年10月事件撰文,分析推倒江青集團的關鍵人物是華國鋒、葉劍英和汪東興。

有人在網上發問:為何替「老左」汪東興辯護?我說:我不替誰辯護,只是對事實的中性陳述和分析。

我獲悉許多北京高幹討厭汪東興整過人,但他率8341(警衞部隊)捉拿四人幫,是不能抹掉的重要事實。我的文獻依據,是《葉劍英年譜》引述的葉劍英談話:

「捉『四人幫』只有我們3個人知道(按:指葉劍英、華國鋒、汪東興),如果我們有一個人走漏消息,就會發生大問題。因此,他們的功勞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的職務,中央要考慮安排。」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