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2月8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集資套滙香港所長 牢牢掌控勿招誤判

一、

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去周在以「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為主題的「共拓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上致詞,細說習近平主席倡議共建「一帶一路」(下稱「帶路」)五年來的成績。根據張氏的說法,此倡議得到國際社會愈來愈多的關注和響應,「並被納入聯合國大會等國際組織的相關決議」。這些年來,我國已同八十六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一百零一份共建「帶路」合作文件,同三十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的產能合作……說到骨節眼處,張委員長指出香港所「長」的細節,比如是內地最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是人民幣國際化等國家擴大對外開放政策先行先試首選地,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跳板,也是內地學習借鑑城市規劃、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經驗的重要課堂。有這麼多「長」處,香港遂具備「在國家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今天,香港仍將繼續發揮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張氏強調「國家發展始終需要香港」,然而,他雖然沒有說出,但肯定他認為香港仍有不足處,不然國家不會「必將不斷成就香港」。

習主席主催的「帶路」,是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一環,無論此大計的目的在配合內地經濟及拓展海外市場以至擴大影響力上,都無懈可擊;雖然這些年來外媒(外來勢力?)傳出不少「壞消息」,但內地真是「信心飽滿,全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地為實現中共十九大所描繪的宏偉藍圖而團結奮鬥」;在「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上,「帶路」建設正進入「全面推進階段」!未來令人心振奮的有關消息將陸續傳來,不難預期。以內地的政治結構,最高領導人拍板、黨大會附和的決定,哪有不能達標(超標才是常態)之理,那便如國務院定下GDP的增長目標,永遠不會有落差遑論落空一樣;亦正是這點原因,對北京的片面之言,「外媒」很少照單全收且很多時有令北京怒眼相視怒言斥之的「另類看法!」

二、

北京要怎樣「成就」香港?有待相關政策出籠才知道。不過,筆者認為最有互惠互利功能的「成就」,是保全英國人留下的制度,令法治和自由不致受治港高官胡來而變形、走樣;對國家發展可發揮重要作用的金融市場,更要用心保持原來風貌,因為無論在外滙交易或證券買賣尤其是企業上市集資上,上海和深圳,在可見的將來,看來都無法取代香港仍然「有規有矩」有法必依的地位。眾所周知,香港在這些方面有內地所無的優勢,除了廣納人才,根本原因在切實地貫徹非黨治非人治的法治!

要保持香港對中國有可用之處(「香港所長」),北京便要責成派來全面掌控香港的官員,處事必須以不會惹怒或令「外來勢力」誤判為原則。對殖民者調教出來的官兒,大部分會對權力來源唯唯諾諾,要把他們玩弄於股掌間,難度不大(應該說根本沒有難度),但海外政客官員都有自己的堅持……這兩三年來,特區政府在處理一些和平抗爭的街頭活動上,特別在打壓那些爭取民主的大好青少年上,所用手法可說無所不用其極,本地有心人真的是愛莫能助,但不少外國政治人物看得血脈賁張、義憤填膺,「雙學三子」獲提名競逐諾和獎之外,如果當局繼續以橫蠻、高壓手段打壓,直接或間接褫奪涉事人的人權(包括選舉和被選舉權),恐怕醞釀多時、對香港現狀大大不利的《香港民主法案》,會獲美國國會通過。有中國撐腰,香港當然不怕這些「外來勢力」的「小動作」,但香港對內地有利之所長,肯定會因此而漸次萎縮以致消失!

三、

「香港所長」,除了法治和自由,在實際具體層次,是各種受過良好培訓的專業,當中開拓「帶路」用得着的,有法律、工程、建築、會計甚至醫療人員;這類人才特別是工程師及建築師,內地不缺(那從內地基建的成績可見),但香港專業人才的國際視野卻是內地人所缺的。在筆者的揣想中,隨着「帶路」的拓展進入成熟期,許多「技術」問題都要借助香港專業人才協助解決,那意味這些專業人才的工作隨中國的「朋友圈愈來愈大」而趨忙碌。但願北京尊重他們的專業操守而不要審查他們的政治取向……

香港股市對中國的「用處」最大,因此必然是香港被成就的行業,不難想像,在「同股不同權」的新規條下,來港「眾籌」的內地企業(管它是國營是民企)必然排隊而來,當中肯定有若干是「帶路概念股」,對此香港投資者不可漠然視之,因為這類公司多半有前景有盈利──若非如此,怎能彰顯此一出自最高領導人的理念的成功!

內地「帶路概念股」港人可擇肥而噬,但直接在「帶路」沿途國家投資,則要四思而行(即使是OPM,亦要避免被投資者遺棄);商人的觸覺(對金錢的嗅覺)最靈敏,這些年來,他們看不到有商機的地方,必然困阻重重不易牟利,因此,即使有內企牽動,亦應謹慎行之。要知道,一如筆者去年七月六日在這裏指陳,大搞「帶路」基建,對中國特別是習主席來說,除顯國力之外,還有流芳萬世的崇高意念,以千百年後,即使這些基建已成廢墟,屆時的人還會望着一堆堆頹垣敗瓦(便如對埃及金字塔和羅馬鬥獸場),讚嘆習主席的偉大構想和中國人的智慧。「廢墟價值理論」早就指出宏偉建築有這種「歷史價值」,而那是港商無法享受的虛榮。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