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23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持盈保泰量力入市 不做猛獸不當蠢驢

一、

今年是二○○八年華爾街金融海嘯十周年,這當然不是一個值得慶祝亦不是應紀念、緬懷的日子,但看各國在「禍首」美國聯儲局牽頭下如何紓困及其後遺症的影響,則是關心經濟發展尤其是股市投資者不可錯過的論題。說十年前這場由華爾街引爆的金融危機為「海嘯」,市場並無共識,以「海嘯」過後,滿目瘡痍,毫無生機,惟市況的發展顯然並不如此;筆者仍用此「舊名詞」,旨在形容其破壞力之強而已。

「海嘯」十年後,世界經濟大體上已全面復甦甚且可說高速增長,那從投資及消費俱增可見。寬鬆的銀根令在薪金「牛皮」甚且「微挫」之下消費意欲仍盛,而對各類商品需求上升刺激企業積極投資進而令失業率下降,這種「良性循環」,看情形短期內還會持續,因為主要受惠者為商賈的美國減稅方案及快將推出的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俱促致加薪效應;加上「冬眠」多年後通脹有復燃之象,通脹率重回上升軌等於貨幣購買力萎縮,因此不應「延後消費」的教訓記憶猶新,預示消費市場的興旺可更進一步。「按照常理」,在這種消費市場氣氛下,企業利潤可看高一線……事實上,增幅(供應量)不及「貨幣寬鬆」速度快的百物,特別是有報價的證券及價格天天見報的物業市道,因而遂達熱火朝天之境。

在此大好不是小好的市場環境下,令深思熟慮的「財主」憂慮不已,他們煩惱的理由,舉其犖犖大者,有利率「上行」以至美中爆發貿易戰迫近眉睫有跡可尋;當然,看美國軍頭的「耀武揚威」、擺明與中國對着幹的架勢,擔心亞洲東海南海及朝鮮半島會爆發熱戰者頗不乏人。不過,說經濟談投資不必論及「熱戰」,因為一響炮聲(遑論擲下一枚核彈)便會令穩健周全的投資部署滿盤皆落索。換句話說,有膽識在當前的時局下進行投資的人,不必亦不應考慮這種任何人都不能準確估計當然更無法迴避的風險!

「熱戰」雖毋須作為應否入市的考慮要素,然而,過去這十年為「救市」的「損耗」(成本)如銀行「撇賬」兩萬多億(美元.下同)及因危機引起衰退導致約十萬億經濟損失如何「填補」?還有美國因減稅令本已病入膏肓的財赤愈發不可收拾——在此情形下為防範通脹肆虐的加息會令財赤進一步惡化;而減稅促使海外美資回歸本土刺激投資、消費,最終政府稅入增加令財赤減縮,只是「紙上作業」,實際上不一定如此。

在經濟發展看似「前途似錦」的現在,除非是OPM,要為自己的資金作主,是相當艱巨的工作。

二、

要在心智成熟且「實戰」經驗豐富的讀者面前說投資而不被訕笑,不是易事,只是投資市場炒得如荼如火,加上「職責」所在,不得不一抒己見——其實是說了等於沒說。

筆者要重複一個老調,此為投資者應「理性與獸性並用」(論二○一三年經濟諾獎的拙文題為〈理性與獸性共存〉)。在此資金「泛濫」(「印銀紙」的速度比「印公仔紙」快,因為政府可隨心所欲〔國會一關不難攻克〕開動印鈔機而印股票要經重重關卡審核)的時代,股市確是有財力有膽識者的遊樂場,但面對上述這麼多的「不安定性」,投資者應做法哲貝利登筆下那隻絕對理性(愚蠢)的驢子(Buridan's ass),在金魚缸徘徊或在電腦前沉思不落注還是隨眾起哄懷「獸性(非理性衝動)」心態入市?不易有「正確」答案。正因為如此,筆者才作這樣的提議——用你的「閒錢」(贏虧不會影響心理和物質生活)在市場「跟風」(或緊跟某種你認為「可靠」的技術走勢;本報投資研究部的文章俱言之成理,但是否「信者得救」,不易判斷),另一方面,以絕對理性的態度保住你的「老本」。這樣,你才能「持盈保泰」地參與這場日後回看可能是多年未遇的瘋狂金錢遊戲。

凱恩斯在《通論》中數度論及的Animal Spirits應怎樣譯?筆者以為阿克洛夫(聯儲局主席耶倫的「先生」)和以指出牛市中投資者「非理性亢奮」(Irrational Exuberance,後為格林斯平借用)與而為象牙塔外讀者熟知的舒拉合著的同名書的解釋最可取︰「躁動不安及前後矛盾的經濟活動」,不過,如此囉嗦,報紙不宜,筆者遂有「非理性衝動」及「獸性」之譯。無論如何,當你為狂熱市況「感動」時,只宜投入你認為「零用錢」的資金,因為惟有如此,你才不會錯過「機會」。眾所周知,本報提倡「理性消費」,希望消費者不要亂花錢,然而,處此「亂局」,投資者若絕對理性(Perfect rationality),便會陷入「貝利登驢子」的困局——在十字路口,牠有三項選擇,食左邊或右邊的草,亦可選擇不食(餓死);寓言中這隻蠢驢活活餓死(有關此「故事」,見二○○○年一月二十日的〈貝利登的驢子算死草〉(收台北《極度亢奮》;以此「寓言」為熊彼德用作分析「無異曲線」而廣為人知,因此收〈熊彼德飲食論道〉長文之後,見北京和香港天地的《拈來趣味》)。在現實世界,不買物業不投資股市者不會「餓死」,卻會墜入那句「人在天堂錢在銀行」流行俚語的「陷阱」……處此無論經濟及軍事層面都面對充滿不明朗前景的現在,有錢人要心安理得真不易為。這,也許解釋了何以「高端消費」如此旺場的底因!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