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11日

鍾誠祥

我不要成為「人民」

曾經聽過一位學者這樣說:「中國的國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宗明義指中國是屬於人民的國家;但是怎樣才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呢?就是那些緊隨中國共產黨步調,與中國共產黨有着同一思想的中國人才算是『人民』。」

「港人」另有政治含意

按照這個邏輯,這位學者認為香港的「一國兩制」自回歸以來一直遭受侵蝕,是因為中央政府發覺回歸多年香港人仍然未能成為中共定義下的「人民」,因此必須「落重藥」,令香港人盡快蛻變成為「人民」,以便按照「港人治港」的原則,讓香港的「人民」管治香港,確保香港能在中共掌控下,實踐《基本法》的規定。

如果這位學者的言論與事實相去不遠的話,筆者的結論是,我們所理解的「港人治港」與今天「習核心」所理解的「港人治港」並不是同一件事。我們理解的「港人治港」,是不管那人的政治取態或意識形態為何,只要他是香港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即可;而中央眼中的「港人治港」,卻是由香港人中被定義為「人民」的人來管治香港。也就是說,「港人治港」中的「港人」是有其政治含意的。

因應此局面,我們今天要思考的,並不是如何守護「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是決定我們要不要成為「人民」。理由很簡單,在中共統治下,只要香港人大部分都成為「人民」,「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自然可以高枕無憂,因為毋須中央任何干預,充斥着「人民」的香港社會自會順應中央的步調運作。

不過,如果香港人仍然不願意成為「人民」,中央的干預只會變本加厲,我們心目中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便更難達到。因此今天再說什麼捍衞「一國兩制」,本身已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基本法》裏的一切承諾,至今基本上已成一紙空文。

有人可能會認為,成為「人民」有什麼不好?最少今天的香港能保持經濟穩定,樓股照炒,還可背靠祖國的經濟優勢而北上掘金;更重要的是,成為「人民」便可以使《基本法》得到全面實踐,永遠在中央政府蔭庇下落實「一國兩制」,何樂而不為?筆者相信建制派的一眾「粉絲」,持有此想法的人着實不少。

不錯,從今天的角度看,這取態表面上並無不妥。但大家可曾想到,當香港人成為「人民」後,香港的社會文化就會改變、就會向內地的文化靠攏。若然如此,香港只會淪為與天津、重慶一樣的普通中央直轄市,屆時香港還能是國際金融中心?

法理基礎未講清楚

香港所以擁有今天的光景,是建基於回歸前已建立的核心價值,一旦這些價值不能與中央的一套磨合,充斥着「人民」的香港便只能摒棄這些與中央步調相左的價值。屆時,香港的社會文化便會質變,發揮不了香港人賴以為傲的價值優勢。

舉例而言,今天我們仍然重視言論自由、宗教自由、認為媒體是監察政府的力量、認為宗教是實踐愛心和公義的群體;但若我們成為「人民」,便要接受媒體必須為政府作喉舌、宗教必須成為國家的維穩力量。這是我們想見到的嗎?

事到如今,我們只能問自己要不要成為「人民」?去年12月27日,人大常委通過決議在香港強推「一地兩檢」,連根據《基本法》裏的什麼條文確立這個決議的合法性也講得不清不楚,這就成了香港人的一塊試金石,我們的決定足以判斷我們是否已成為中共治下的「人民」。如果我們接受人大常委的決定,那我們距離成為「人民」已不遠了。

對於是否要成為「人民」,筆者的答案是明確的。因為筆者絕對不願意成為斷送香港核心價值的幫兇。

一個失去法治、失去自由、失去制衡的香港,無論經濟如何繁榮、福利如何完善,都已不是筆者認識和可以接受的香港。還有,試問一個失去法治、自由和制衡的香港,仍可以是一個經濟繁榮、福利完善的社會嗎?成為「人民」,只會令香港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還望諸君慎之!

鍾誠祥_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