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4日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底氣虛卻難取代 組合不可無此物

一、

從負債數據(據不斷滾動的usdebtclock.org,在二十萬億〔美元.下同〕水平)看,美國是世上第一窮國,其貨幣滙價走勢因此持續「下行」,僅去年美滙指數(美元兌一籃子貨幣)便跌百分之十弱,所以如此,據昨天本報「滙海縱橫」的分析,部分原因為「其他國家央行趨向收緊貨幣政策、降低聯儲局和其他央行間利率走向的背離程度」。這段話的意思大概是有些外幣的利率比美元高,以收息為目的者遂棄低息就高息貨幣,令利率較低的美元滙價偏軟。

投資者減持美元,等於需求萎縮,「供過於求」,其滙價因而偏弱;然而,世界央行持有美元儲備的比率,卻一直處於高水平,那意味美國以外的央行,並未因美元滙價下跌而減持。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發表的報告《外滙儲備的貨幣組合》(COFER),截至去年第三季,世界外滙儲備(Forex Reserves)達十一萬三千餘億,比二○一六年第四季的十萬零七千億及一四年第三季的十一萬八千億,變動並不明顯。值得關注的是,央行並未嫌棄滙價處於下降軌的美元,那從美元仍佔總滙儲百分之六十三點五(比一四年第三季的百分之六十四點六略少)可見。其他外儲佔有率,依次為歐羅百分之二(百分之二十二點六)、日圓百分之四點五(百分之三點六)、英鎊百分之四點五(百分之三點七五)、人民幣百分之一點一──比過去三季的百分之一點零八,稍有增加。人民幣二○一六年十月才正式納入IMF的「貨幣籃」(特別提款權亦稱「紙黃金」),等如成為外滙儲備官式貨幣的時間甚短,因此央行持有量不多。不過,由於外滙儲備是各國央行的「絕密」,它們有的向IMF提交不完整的數據,結果是,以去年第三季為例,它們只公開百分之八十五點四的資料。換句話說,世界各央行持有的美元或人民幣等外滙的實際數字,可能比已公布的略有出入。

中國經濟穩步發展,加上「一帶一路」的拓展漸見規模,使用人民幣(雙邊貿易以人民幣結算)的國家必然日多,有關國家央行肯定會按需要,提高人民幣在其外儲中的份額。當然,這只是想當然的揣測,實際數據有待IMF的公布。

二、

由於「先使未來沒有的錢」而負債數目驚人,千瘡百孔的經濟,令美元滙價長期疲不能興。然而,在這種情形下,美元仍是央行主力滙儲,原因有二。其一是國際貿易主要是以美元結算,等於說美元有「實際用途」(市場需求甚殷)。其二是以美國為主要輸出市場的國家,希望美元滙價偏強(別跌得太離譜),如此才有利其對美國的出口;要達此目的,最便捷的途徑莫如在市場上吸入美元(和美債),這可收撐持美元滙價同時令本地貨幣(如人民幣和日圓)弱化。實際需要和強化美滙,令央行尤其中國和日本,不得不持有巨額弱勢美元!顯而易見,這種滙價形勢,有利中、日貨物對美輸出!

基於實用價值及微調滙價,如今世界央行持有約六萬多億美債,而當中以中國和日本為最,不過,它們會否因美元「底氣」不足,為防範「蝕滙價」而拋之哉?答案很簡單,除非中、日已開闢了比美國市場消費力更強的海外市場,不然不大可能,因為「拋低」美滙,等於本地貨幣對美元升值,以本地貨幣定價的貨物的美元價格上升,大多數一窮二白的美國消費者便可能嫌貴……

由於最大美元「揸家」不會拋售,加上美國今年可能加息不止行將卸任的聯儲局主席所說的三次而是較多,美元滙價即使頹勢未改,跌幅亦不會太大。減稅令經濟較旺通脹較猛,加息是馴服通脹這頭猛獸的治標良方。更重要的是,美元雖然因「濫印」而成弱勢貨幣,然而,沒有其他貨幣能取代其作為國際通貨的地位,於二○○二年至一二年十年內對美元升值近百分之五十的歐羅(期間美國負債由六萬億增至十五萬億),已成強弩之末(不過,今年可能仍跑贏美元),有此雄圖的人民幣卻未為市場普遍接受,欲達此目的,同志仍須努力。不久前有論者認為比特幣(Bitcoin)潛質甚佳,可能成為新的世界通貨,惟其「鑄造量」有限且不受央行操控,亦是其致命死穴,因為沒有強力機構幕後「指引」,一旦下瀉,可能不見底;而其價格波幅過激不宜用於貿易,因此很難被賦予「通貨」地位。順便一提,有關比特幣種切,本報多位名家已有詳細論述,筆者想說的是,此「物」價格不可捉摸,不能視為正常投資媒介,不過,有閒錢(經濟學家指出世上沒有「閒」錢;此處指的是Petty Cash,輸光了不會影響「銀主」的物質生活及精神狀態的「小錢」)的人,不妨量力「入貨」,以免坐失「良機」!

最後要說的是,由於法治嚴正、私產受絕對保護,美國是世界「熱錢」避難所的地位不變,因此不斷有資金流入美國,而世局愈亂流量愈大愈快,僅此一端,「有銀士」便應仿效央行,投資組合中不可沒有美元!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