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1月21日

社評 社評

置業死心愈多 社會怨氣愈重

房協新推出將軍澳翠嶺峰和屯門翠鳴臺兩個資助房屋項目,合共六百二十個單位,反應之熱烈可謂「爭崩頭」,申請期限到昨日為止,接獲八萬七千九百份申請表,超額認購一百四十一倍。房協主席鄔滿海表示,數字反映市民對資助出售房屋的需求很大,亦顯示供應追不上,現時供求不平衡的情況不健康,政府有需要增加土地供應,回應社會訴求。

認購該兩個資助房屋項目的申請者,成功抽中的機會率平均約一百四十二分之一;若單計非公屋居民的白表申請人,中籤率更僅有二百八十一分之一,難怪有人形容為「買六合彩」。儘管機會渺茫,但由於售價是私樓的七折,首期一成即可,遂吸引一眾熱切希望上車的準買家蜂擁一試。

將軍澳翠嶺峰和屯門翠鳴臺極受歡迎,申請者絕大部分乃白表申請者,再一次反映私人住宅價格嚴重脫離市民的負擔能力,無殼蝸牛無奈退而求其次,以買彩票的心態博一博。就算資助房屋賣得較私樓平三成,惟部分受訪者透露,仍然有必要「靠父幹」才買得起,這是整體樓市不斷攀升所造成的水漲船高效應。

置業「靠父幹」的現象,早已引發監管機構對家庭財務風險惡化的憂慮。金管局指出,這種置業模式令家庭抵禦收入衝擊的能力變得脆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亦提出警告,若父母用抵押物業以取得資金為子女置業,當日後利率上升或樓價調整,兩代按揭借款人便將同臨財務風險。

有幸得到父母扶一把,勉強可以上車,要是新生代缺乏父蔭又如何?相信在樓宇呎價動輒以萬元計的今時今日,放棄置業或許是最務實的念頭。然而問題隨之而來,擱下置業夢不等於知足常樂,望樓興嘆反而有可能加重怨氣,年輕人感到無法向上流,埋下社會不穩定的禍根。

香港到底有多少人向現實低頭而放棄置業?最近兩年似乎沒有相關調查,那麼不妨參考一下外國數據。荷蘭ING銀行針對十三個歐洲國家、美國和澳洲進行的調查顯示,由於樓價持續上升,購買房屋的能力有限,接近一半受訪者表示打消了置業想法。沒有置業的受訪者當中,百分之六十五認為擁有物業不僅是一個買賣決定,而是成功的象徵。調查報告指出,多國公民對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感到不滿。

既然香港樓價冠絕全球,那麼不難得出一個合理的推斷,放棄置業的比例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正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年輕人不管如何努力工作賺錢,哪怕不吃不喝,不看戲不旅行,始終無法一圓置業夢,心灰意冷的後遺症說不定是躁動不安,促進社會和諧將會事倍功半。

特首林鄭月娥上月發表《施政報告》,說要重建置業階梯,讓市民重燃置業希望,大方向也許是對的,奈何房屋問題沉疴日久,一時三刻沒有靈丹妙藥,所謂「港人首置上車盤」一來遠水救不了近火,二來數量太少根本是杯水車薪。尤其諷刺的是,《施政報告》發表之後毫無降溫作用,本已瘋狂的樓市進一步借勢炒上,長沙灣一幅地皮甚至以一百七十三億元天價成交,麵粉比麵包還要貴,令人嘩然。

有樓階級和無殼蝸牛之間形成另一種意義的貧富懸殊,樓價繼續上揚的話,固然擴闊兩者的鴻溝;掉過頭來說,萬一樓市顯著調整,麻煩亦不可小覷。以「靠父幹」置業為例,如果樓價隨着息率上升而回落,上一輩的積蓄縮水或化為烏有,下一輩又要背負還不清的債項,兩代人同陷經濟深淵,後果不堪設想。

將軍澳翠嶺峰和屯門翠鳴臺超額認購達一百四十一倍,究竟象徵的是「希望」還是「絕望」?在樓市亢奮得失控的當下,我們沒有答案,惟有呼籲特區政府相關官僚,切切實實為房屋問題籌謀,就算只是權宜之計的「貨櫃屋」,亦該盡快付諸行動,以免愈來愈多人死心,並化為怨憤。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