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25日

李國麟 專業議政

回應施政報告之安老政策

在今次《施政報告》中,政府強調要加強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實踐「老有所屬、老有所養、老有所為」。本人認同有關方針,亦樂見政府對我們提出的部分建議有正面回應,包括增加社區照顧服務,在第二階段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中,額外增加1000張服務券。

別讓「減至零」目標變空談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即使額外增加1000張服務券至總數6000張,短期內亦難以把服務的輪候時間達到「減至零」的目標,因現時正有9000多名長者輪候服務。另一個問題是,增加服務券之外,服務種類和質素亦要兼顧,除提供起居照顧服務外,亦要提供基本和復康護理服務;再者,政府應有措施確保服務提供者有足夠人手,為長者提供服務,否則令輪候時間「減至零」的願景會變成空談。

有關當局表示,會探討以試點形式設立綜合長者服務中心,在社區為長者提供一站式、跨專業的醫護和社會服務。我們歡迎有關建議,現時各區雖設有不同長者地區服務和健康中心,但系統上出現各種問題,如服務分散、協調不足、服務重疊等。

我們期望當局透過設立綜合長者服務中心,完善規劃和整合資源,以一站式服務為長者提供綜合預防、過渡和復康護理等持續性服務,方便長者於健康或照顧需要有任何改變時,都能在同一中心獲得適時支援。政府計劃推行一個為期4年的試驗計劃,成立以地區為本的跨專業團隊,包括社工、物理治療師、 職業治療師,為私營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住客提供外展服務,支援他們的社交和康復需要;政府也為全港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住客推行外展醫生到診服務,應對季節性流感及其他偶發性疾病。筆者認為,建議的有關團隊,還要包括護士、藥劑師、聽力學家、言語治療師等。

我們相信透過跨專業團隊的外展服務,可為長者提供慢性疾病管理、藥物管理、康復治療、心理輔導等,讓長者的病情得以控制,減少他們重複入院的次數。跨專業團隊外展服務對長者健康很有正面幫助, 期望政府推行有關試驗計劃時,會適時檢討,把計劃擴展至家居長者。

必須修改安老院條例

至於較為失望的是,雖然政府計劃提升各院舍的服務質素,例如資助全港安老院舍的主管、保健員和護理員修讀認可的訓練課程、資助所有私營安老院舍參加認證計劃,但是筆者認為有關措施搔不着癢處, 對提升安老院舍質素的成效存疑。

筆者多次建議,要真正改善私營安老院舍質素, 必須盡快修改《安老院條例》,提高院舍的人手編制、 護理程序、起居照顧和監管等規定,從而改善院舍服務質素。可惜,在今次《施政報告》中,政府只表示繼續檢視有關條例,未有提出具體計劃。

此外,院舍招聘專職醫療人員亦有困難,問題源於一筆過的撥款津助制度,令院舍資源不足;但政府未對有關制度作出檢討,實在令人失望。

政府也未有回應我們加強長者聽力服務和改善長者牙科服務的要求。長者聽力出現衰退,聽力治療有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我們建議改善聽力治療服務、增加培訓聽力學專科人員、擴大醫療券的使用範圍至聽力檢查。

不少長者均有說話和吞嚥困難,我們建議增加培訓言語治療師,加強言語治療服務。長者牙科服務方面,政府只表示繼續推行長者牙科外展服務計劃,而計劃只為居於安老院舍的長者提供牙科護理及治療, 未有真正改善長者牙科服務不足的問題。我們建議增設長者牙科服務醫療券或增加現時醫療券的資助額, 讓長者有足夠資源使用牙科服務。

筆者一直提倡「死得好」的概念,讓長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路,可惜在推動臨終護理服務方面,現時的步伐仍然緩慢,期望政府能積極制訂更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框架,提供足夠的支援服務,讓長者可按自己意願,選擇在醫院、院舍以外的環境,接受紓緩治療和善終。

李國麟_立法會(衞生服務界)議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