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6月27日

柯衍健 新思維網絡

香港未來需要民間自治

根據港大民意調查,在這幾年間,香港人對香港和「一國兩制」前途的信心,均跌到回歸以來的最低水平。

無他,回歸20年,香港經歷很多政治動盪,不斷的跌跌碰碰。這是源於「一國兩制」的根本矛盾,中國與香港不同的態度,引申出兩個地方價值的碰撞。

政治上問題多多,經濟民生也令人叫苦連天。回歸以來,香港整體經濟在數字上有很大增長,可是一般市民的工資幾乎沒有增加;更甚的是,水費、電費、交通費等,不同的生活成本不斷增加。港府在公共資源上取態極為消極,以水為例,港府多年只懂從內地購買昂貴的水,卻沒有策略眼光考慮其他更大效益的方案。港人住屋的困難當然也不用多說。

難對「一國兩制」有想像

以上種種問題,表明20年來中央、港府與市民未能共同進退,反映「一國兩制」未能帶來有效管治。相比殖民時期的機會處處,形成很大的落差。

然而,這20年跌跌碰碰的經驗是珍貴的,因為我們不用再對「一國兩制」有過分美化的想像。正因「一國兩制」未能好好運行,香港人對民生事務理應更踏實一點,自主多一點。

環顧全球,政府失衡並非罕有。我與Ana Aranda最近發表一篇學術文章,當中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後,學術界如何看良好管治。傳統管治的概念認為,政府是最重要的公共服務推行者;然而,另一派學者則認為優良政府並不是良好管治的必須條件。當政府失衡時,市場和民間組織也可以為管治和公共服務出一份力,渡過難關。關鍵是,市場和民間組織有否足夠的組織力,以及能否發揮創意去解決問題。

以希臘債務危機為例,政府大幅減少公共支出,導致很多公營服務不能運行;同時失業率高企,很多人沒有工作以維持生計,財赤也導致削減失業救濟。緊縮措施令長期病患者要面對更昂貴的醫療和藥物費用,很多病人根本不能負擔。有見及此,希臘便有幾百人發起團結運動,為生活困難的人提供不同服務,例如義診、法律支援、社區廚房等以緩解政府失衡引申的社會問題。

有人或許會說,香港政府乃擁有最多財政儲備的地方之一,希臘根本不能與港府相比。

對,港府財政儲備優厚,令各國政府羨慕不已。可是,優厚儲備沒有令市民生活得更好,大量金錢浪費在工程超資之上,這不就是政府失衡的一個明證嗎?

那麼,政府擁有巨大的公權力和支源,人民如何取代政府呢?

我們當然無法完全取代政府,可是政府失衡,香港人更不應望天打卦,更應發揮創意解決問題;再者,群眾若能主動投入,加起來的力量和資源可以是很巨大的。

香港要處理的問題眾多,我嘗試簡單提出當中3個重要的挑戰:

一、文化軟實力對香港十分重要

香港能否持續和改善我們輻射內地及全球的影響力呢?我們的電影和流行文化能否成為鄰近地區的話題?民間組織能否自我培育精采的文化輸出呢?

二、勞動力下降

全球化和科技發展令香港產業快速轉型,香港在人口老化和勞動力減少的情況下,能否適應這個急速改變?民間組織能否把新技術在民間推廣,加速技術轉型?

三、食水和糧食

香港的食水和糧食供應幾乎全都由外面引入,自我供給仍然處於很低的水平。民間組織能否在食水和糧食範籌透過創新,為香港市民帶來新的體驗?

香港過去冒起很多關心社會的團體,加強了民間自治的可能。當中有些很快便解散,有些卻可以持之以恒,主動介入公共事務的民間參與;然而,那是十分費力的。要持之以恒,既要個人主動投入之餘,更要良好的組織結構。

年多前我曾撰文指出,學民思潮是高度組織化的學生團體,他們能延續多年並轉型為政黨,在於他們懂得設立清晰的目標、清楚的部門分工、有效的決策機制。

於回歸20年之際,香港人要好好重整過去政府失衡的經驗,並以民間自治來回應不同的政策問題和挑戰。

柯衍健_新力量網絡研究員、修咸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