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4月20日

高德禮

高風險池非自願醫保正確工具

根據政府發表的《自願醫保計劃諮詢報告》表示,政府暫不會設立以公帑補貼的高風險池,並會重新研究和評估高風險池的影響和財政模式。我們歡迎暫不設立高風險池的決定,並促請政府重新思考高風險池是否實施醫保計劃的正確政策工具。

我們認為,以公帑補貼的高風險池是錯誤的工具,首先,以公帑補貼並不公義;第二,高風險池本身並不能遏阻保險公司的風險選擇行為(risk-selection behavior),這行為會影響高風險池的財政持續性及保險的質素。

我們建議,政府完全擱置高風險池這構思,並以「風險平等化」(risk equalisation)替代;「風險平等化」不但更能落實醫保計劃的目標,也毋須動用公帑。

公帑補貼富裕階層不公義

醫保計劃的目標是保證那些包括高風險病人在內想購買私人醫療保險的人士能以可負擔的統一保費購買標準的保險;在計劃下,保險公司必須承保任何標準醫療保險的申請,並且只能收取預先訂立的統一保費;但保險公司也容許向高風險者收取某上限的附加費。

由於保險市場在保證承保及統一保費的情況下會出現不穩定,甚至崩潰,根據計劃,高風險池就是穩定市場的措施。

市場可能崩潰的原因有二:

一、那些已經承保了較多高風險者的保險公司,由於不能收取較高的保費及拒絕更多高風險者投保,它們會因虧損而倒閉及陸續退出市場;

二、為彌補虧損,這些保險公司會不斷要求調高保費,對非高風險投保者而言,保費會較正常的情況下為高,而上升速度也更快,他們因此會陸續退保。

即使市場不崩潰,保費必然會比有穩定措施下的高。

按政府的構思,高風險池透過分隔高風險者和非高風險者來穩定市場。非高風險者會繼續向各自的保險公司繳付保費及索償,但高風險者的保費則需交付高風險池,而索償也會由高風險池支付。由於高風險者的保費與其風險並不相稱,高風險池收取的保費必然不足夠支付所有的索償,不足的差額會由公帑補貼。

由此觀之,醫保計劃就是希望透過公帑來降低保費和保障保險公司不會倒閉,以達致穩定市場的結果。對投保者來說,他們的保費實際上是由公帑直接和間接地資助。

由於私人醫療保險只有較富裕的階層才能負擔,以公帑資助購買私人醫療保險的客觀後果就是以公帑資助較富裕的階層購買私人醫療保險及資助他們享有更快和更佳的私人醫療服務。這樣使用公帑顯然是不公義。

採櫻桃棄檸檬爭厚利

就公帑資助,政府的理據是擴大保險的覆蓋可減輕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這最終會惠及較貧窮的階層,但這論點並沒有太多的事實支持;相反,國際上的證據顯示,擴大保險的覆蓋往往會損害公共醫療系統,當中重要原因是增加私人醫療服務的使用,勢將抽走公共醫療系統已呈短缺的人手,減低系統的承載力。

我們認為,以公帑資助購買私人醫療保險本質上是這樣的政策:「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說理的人大概都不會認同這政策!

更甚的是,由於政府低估了保險公司的風險選擇行為,高風險池所需的公帑可能遠比原先估算的高,醫保計劃會更不公義。

風險選擇行為是指保險公司為追逐更高盈利而只承保低風險者(cherry-picking,採櫻桃)及拒保高風險者(lemon-dropping,棄檸檬)的行為。

對保險公司而言,風險選擇遠比改善經營效率,例如降低醫療或營運成本等,更能增加盈利,因為,平均計算,承保「檸檬」的預計虧損會高於承保「櫻桃」的預計利潤。

明顯地,在高風險池的安排下,保險公司為求更高盈利會盡量將「檸檬」棄置於高風險池中。可是,政府認為,由於醫保計劃容許保險公司向高風險者在標準保費之上收取某上限的附加費,因此部分高風險投保者的保費將與其風險相稱,保險公司會有足夠的誘因保留這批投保者,不會將他們轉移至高風險池。

高風險池恐不勝負荷

政府似乎沒有充分考慮上文提及保險公司「採櫻桃,棄檸檬,更高盈利」的計算。事實上,保險公司將「檸檬」棄置於高風險池的誘因,極有可能遠高於政府原先所預期;而高風險池所需的公帑補貼也會遠高於原先的推算。高風險池財務上能否持續,實在有待商榷。

此外,政府也忽略了保險公司即使在「必須承保」的要求下也有「棄檸檬」的方法,例如合約醫生名單上並沒有診治複雜或長期病患的名醫,或名單上醫生的診所並沒有無障礙通道等等,透過這些方法,保險公司就可以減低高風險者向其投保的意欲。

保險公司這種爭相「棄檸檬」的行為,最終會降低長期病患的醫療質素及保險市場的效率,同時會令保費上升。

總的來說,基於公義及為免公共醫療系統受到損害,我們認為不應使用公帑積極鼓勵市民購買私人醫療保險。

重新思考高風險池是否實施自願醫保計劃的正確政策工具.二之一

高德禮_香港民主促進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