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2月17日

鄭經翰 大班人語

特首參選人不能忽視醫療改革

香港的公營和私營醫療系統水平每下愈況,已是不爭的事實。身為香港市民,尤其是稅務負擔最重的中產階級繼免費教育外僅有的社會福利,水平達世界一流標準的本港醫療服務是全港700萬市民不可剝奪的基本權益。

可是,本港的醫療開支只佔GDP 5%左右,遠遠低於聯合國OECD國家和地區平均高達8.1%的水平。

究其原因,主要是本港醫療制度在醫療霸權長期把持下,不管周一嶽還是高永文出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都刻意削減和遏抑公共醫療服務的開支,期望在資源緊絀、公共醫療服務質素下降下,把中產階級的公共醫療服務使用者趕向私營醫療市場。為了配合造大私營醫療市場這個「餅」,多年來政府一直鍥而不捨地推出所謂自願醫保計劃,向私營醫療部門輸送利益。

涉向私營醫療部門送利益

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近年公共醫療系統事故頻仍,人手不斷流失,類似農曆新年期間公立醫院急症室求診人數激增幾乎癱瘓,以至缺乏足夠照顧的精神病患者,在港鐵縱火自焚禍及無辜的事故,已經變成常態,令人憂慮。

可是,今屆特首選舉,所有已經宣布政綱的參選人,在醫療政策上都着墨甚少,對長期存在的醫療問題和潛在危機皆視而不見,可說完全漠視廣大市民的基本權益。

本港的醫療改革談了近20年,從1999年的《哈佛報告》,到2005年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提出為公共醫療開支封頂,由2008年倡議醫療融資方案至現時推出自願醫保計劃,政府的政策思維都離不開私營化公共醫療服務,以為只要擴大私營醫療部門的運作和市場比份,便可減低公共醫療的開支,為政府卸下沉重的財政負擔。

可是,隨着人口老化,香港未來的公共醫療服務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因此長遠而言,我們必須為未來的醫療融資問題着謀,其中公共醫療部門和私營醫療部門的結構性關係,以及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肯定是最重要的一環,也是醫療改革的重點。

醫療開支須大幅提升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社會主義者,在公共醫療開支不大幅提升至GDP 8.1%與OECD其他國家和地區看齊的水平之前,任何巧立名目,向廣大市民開刀的融資計劃,都必須反對。事實上,要增加公共醫療開支資源的辦法不是沒有,我過去多次撰文,提出下列三大辦法:

一、政府可把現行所有公務員及其家屬(包括退休人士)的醫療服務計劃,全部交由私人機構承辦,人隨錢走,能者得之。這個計劃,肯定可以大大減少醫管局的開支和公共醫療服務者的工作壓力。

二、凡已購買醫療保險的人士向公立醫院求醫,一律收取市價,由保險公司十足支付,避免現時出現的醫管局津貼病人及保險公司的現象,由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瓜分政府的補貼,形同騙取公帑。

三、所有交通意外和工傷意外傷者使用公共醫療服務,應該收取市價,由保險公司十足支付。

資源不足導致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相對惡劣,雖然是公共醫療部門人手流失的主要原因,但醫生從自身利益出發,以捍衞專業水平為由,壟斷市場,形成醫療霸權,亦是醫療人手短缺的一個重要因素。

要徹底解決公營醫療部門醫生荒的問題,除了改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增加誘因外,最實際可行的辦法,就是打破本港長期存在的不健康壟斷情況,容許海外醫生免試加入公立醫院服務,其中本港學生遠赴海外修讀醫科的畢業生,更應該優先取錄。

其實,香港可以效法新加坡,制訂一張海外大學醫學院畢業資格認可名單,只要在這些大學醫學院畢業又有足夠年資的醫生,都可免試來港在公立醫院服務;這項措施不但可以即時解決公共醫療部門人手不足的情況,更由於提高公共醫療部門的服務質素,反過來可對私營醫療部門構成競爭壓力,促進私營醫療部門服務的改善。

實事求是,香港醫療教育專科服務發展仍未成熟之前,大部分醫生都是外來輸入,只是本地醫生為保障既得利益,不斷增設關卡,以海外醫生為假想敵,結果不單損害公眾利益,妨礙交流,與國際脫軌,更是故步自封。

醫委會須大事改革

要打破醫療霸權的壟斷,目前醫委會規定海外醫生來港服務,必須考試及格的要求必須撤銷,但為了平衡醫療專業和公眾利益,避免私營醫療部門出現惡性競爭,可以規定回流的本港海外醫科畢業生首3年必須先在公立醫院工作,熟悉本港醫療制度的實際情況後,才可自由選擇私人執業。

此外,為了確保病人權益,避免「醫醫相衞」,醫務委員會也必須大刀闊斧改革,大幅增加醫委會的非業界成員,加強公眾對業界專業的監管。上屆立法會年度本來有望通過法例,增加醫委會的非業界成員,無奈梁振英政權不得民心,公眾不予信任,結果醫界成功利用普羅市民恐懼事事向中央馬首是瞻的特區政府向大陸醫生大開方便之門,拉倒有關條例。今屆若能選出以港人利益為重和以民為本的特首,改革醫委會的法例應該捲土重來,更要向英國醫委會看齊,至少有四成醫委會成員由政府委任,由代表廣大市民醫療服務使用者的普通市民擔任。

總而言之,本港雖然表面上實行簡單稅制,但連同相等於間接稅的地產稅和交通運輸稅,本港普羅市民,尤其是中產階級稅務負擔沉重,免費教育以外,質優價廉的公共醫療服務是港人僅有的權益,任何一名特首參選人都應該全力捍衞,責無旁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