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月16日

鍾志強

強制自願醫保苟延殘喘

有點兒難以置信,「自願醫保」經過接近10年的諮詢再諮詢,到今天仍然未徹底死亡。

按照1月10日發表的自願醫保計劃的諮詢報告,醫管局一直建議推行的自願醫保方案,幾乎已名存實亡。自願醫保其實是一個誤導的名稱,若要正確反映其原設計的性質,應可稱之為「強制自願醫保」,又或「自願強制醫保」,而最「低」要求實際上是最「高」要求。

自願醫保計劃的原設計包含12點最低要求,有關要求,包括保證續保、不設「終身可獲保障總額上限」、承保範圍包括投保前已有病症、保單「自由行」和必定承保而附加保費率上限為標準保費的200%等等,並要求所有市場醫療保險產品必須符合最低要求,實際上是剝奪低風險的投保人的選擇,強制大部分健康的成年人及其子女,必須通過保險公司分擔在同一個保險池內高風險的其他投保人的醫療開支和索償行政費用等。

如果政府一意孤行,可以預見,未來的投保人會因選擇受到限制而轉而抱怨有關制度;保險界也可能通過其他途徑繞過法例,例如在境外提供保險服務,或把醫療保險單通過其他機制,如以團體形式提供予個人客戶等,以達到自由提供保險服務的目的。

諷刺的是,政府通過電話調查,得到接近70%市民支持自願醫保計劃的結果,卻選擇不按照民意推行政策,反映有關民意調查對幫助施政決策的效用成疑。當政府嘗試推出一些有爭議性的政策時,反對者都會批評政府諮詢不足和假諮詢,不過今次政府明明得到廣泛支持,但又臨門腳軟。

電話調查 不痛不癢

社會輿論,波瀾不興,實際上反映自願醫保計劃根本沒有存在價值。有關電話調查的方式,是嘗試要市民評估有關政策,而這個政策標榜其自願的性質,忽略其強制的面向,市民在簡短的電話訪問中,不痛不癢,當然傾向贊成。

如果把電話調查改為市場調查,了解受訪市民個人長遠購買醫療保險的意欲,提供更具體的價格資料,例如不同年齡層要承擔的保費,針對有購買意欲的市民了解其對自願醫保計劃的意見,而非隨機抽樣,抽中的大部分不答,答的大部分不會買,調查結果可能更能切中要害。

現在政府建議的醫保方案,已大致把有關的強制元素剔除,是理性的一步。保險商人可提供不符合最低要求的保險方案,意味最「低」要求反成為市場上的最「高」要求。健康的成年人會因為價格因素購買不符合最「低」要求的保險方案,意味少數真正會因最「低」要求受惠的受保人的索償不可能有其他正常風險的人士共同分擔,這樣的保險運作根本不可持續。

筆者認為,香港人口老化,醫管局要忙的事情多的是,就醫保方案的討論應該當機立斷,到此為止。

事實上,香港這幾年在長遠醫療發展方面的投入上,是方向正確和令市民欣喜的。由2009至2012年間政府開始大增大學醫科生名額,由250人大幅增加至420人;2016年確認未來10年投資2000億元建設新醫院,基層醫療投入逐步加強,這些事情由市民的角度而言,幾乎沒有爭議性,局長的民望也步步高升。

不過,公共衞生開支要大升,政府預測由現時本地生產總值的2.4%,上升到2041年本地生產總值的4至8%。政府要以稅收承擔本港大部分的醫療開支,幾無懸念;要使政府醫療財政承擔可持續,只能迎難而上,在一些政治不討好的議題上,包括醫療服務收費政策,控制醫護人員薪酬升幅和引入外地人力資源上,認真下一點工夫。

自願醫保,真的可以省一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