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1月15日

周全浩

新電力協議面面觀

電力管制協議的限期至2018年約滿,政府與兩間電力公司正商討簽訂新一份5年協議(2019-2023年)。以下幾點值得一談:

有些論者提出開放電力市場。去年的諮詢結果顯示,本港現階段未具備引入競爭所需要的條件,為免影響供電穩定性,政府決定暫不開放市場,預計最快要到2028年以後才會考慮從外地大量輸入電力。人人皆知,電力乃特殊商品,一旦停電,社會損失重大。目前的管制協議下,香港能做到供電安全而穩定,價格合理,且合乎環保原則,各方面達國際級水平。政府決定穩中求變,以維持本港的卓越供電系統,十分明智。

不過,一些人批評,政府此舉是沒有膽量的表現,可能帶來「惡果」,似乎引入競爭乃萬靈之丹。例如有論者提議,政府可於新界東、北大嶼山及人工島等新發展地區,吸引外國或內地投資者到來興建天然氣發電廠,讓該區電力自給自足,又可引入競爭。但此等言論不着邊際。

開放市場暫不可取

目前本港為「一條龍式」供電,即一間公司負責發電、輸配電及銷售。假如要開放市場,引入競爭,涉及「廠網分家」,存在許多複雜因素,需要長時間規劃。例如,屆時第三方的上網電價該如何釐定、它們使用本地電網的輸配費用又應如何計算等等,均需政府跟業界詳細商討。香港在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尚未展開,沒有足夠條件,怎能貿然開放呢?

再者,綜觀外國開放市場的經驗,失敗的例子比成功的多。例如,美國一些州份開放後發現不妥而要走回頭路,現時不開放的州份比開放的多。政府經參考海外經驗後,決定暫不開放市場,是常識,而非膽量問題。

環保方面,政府最新公布的空氣污染條例《第六份技術備忘錄》規定,至2020年電力行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每年排放總量,較上一份備忘錄分別降低8%、3%及6%。因此,香港必須減低煤炭的發電比例,增加使用天然氣勢在必行。

目前中電的發電燃料組合為:煤42%,天然氣25%,核電32%;港燈則為:煤68%,天然氣32%。政府規定,至2020年兩電的天然氣發電比例須分別增至50%,加上原有的煤電機組將於未來數年陸續退役,可見兩電有實際需要興建新的天然氣機組。

環保署最近預測,2021年中電及港燈的電力需求將比早一年略有下跌。有環保人士因此質疑,兩電沒有急切需要興建新的天然氣機組,認為政府近月「突然」批准港燈興建新的天然氣機組L11,讓部分投資金額(5.68億元)在現行《協議》中入賬,「做法異常」,質疑是政府跟兩電談判新《協議》的籌碼。此質疑源於對電力工業的誤解。

距離2020年,兩電只有3年時間準備達至上述的減排目標。電力工業的建設周期長,從海外訂購機組、到運送、安裝、測試,需時數年,涉及長遠規劃及龐大投資。去年的諮詢文件指出,本港至2020年的電力需求年均增長為1%至2%,雖然現時估計2021年的需求略有下跌,但電力公司不可能因預期一兩年的需求稍有下降而推遲整體長遠規劃。

兩電的准許回報及電力水平亦為市民關注的焦點。政府建議,把兩電的准許回報率,由目前的9.99%削減至6%至8%。外國的事例顯示,一些類似本港監管模式的供電系統,其准許回報率大多定在6%至9%之間。今次下調幅度如何,且看政府與業界的磋商結果。此事牽涉許多複雜因素,宜仔細考慮。

本港的電費水平比其他發展水平相若的城市都便宜。諮詢文件顯示,基於住宅用戶每月平均耗用275度電作比較,每度電以港元計算:中電1.14元, 港燈1.35元;新加坡1.62元,悉尼2.36元,倫敦1.96元,紐約2.39元,反映本港用戶在享受相對低廉而優質穩定的電力服務。

商界則認為,供電穩定及安全為首要考慮,價格的高低只屬其次。家庭用戶及小商戶當然認為電價越平越好,以節省開支。然而,燃料開支只佔家庭總開支的1%至2%,可見壓力不大。

對於業界,准許回報須合理。因為香港的電力公司乃私營企業,有足夠的回報才能吸引它們投放新資金,作必要的擴張和營運,以確保供電質素。

還有一些社會因素值得關注:現在很多孤兒寡婦及退休人士,靠電力公司的穩定股息來維持生活,若准許回報大減,電力公司定必減派股息,變相影響此等人士的生計。據推算,若港燈的准許回報由現時9.99%削減至8%,其殖息率將由目前的7厘下跌至5厘。政府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包括用戶、業界及環保的需要,擬出普遍社會都能接受的方案,需要一定的智慧及技巧。

周全浩_香港能源經濟學會會長、退休浸會大學教授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