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2日

鄭赤琰

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外交動向

1959年,首屆新加坡自治政府選舉產生後,便由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以絕大多數議席勝出,上台執政至今已超過半個世紀,期間只有過3位總理,即李光耀、吳作棟和李顯龍。吳作棟是李光耀栽培出來的接班人,李顯龍是李光耀長子。李光耀在世時,雖然從總理職位退下來,但一直以最資深的資政看守住整個政府的內政與外交。因此他一天在世也一天不停地視政。幾十年如一日,幾十年來新加坡政府施政也都沒偏離過李光耀的政治路線。可是李光耀過世後,後李光耀的新加坡沒有了李光耀,會不會也失去李光耀政治身影呢?李光耀最被國際報道的是他的外交成就。連當了美國三屆總統的國務卿/國安會主席的基辛格也著書立說,說自己有未能解答的外交難題時便會走去問李光耀(他有一本書被台灣翻譯成中文:《去問李光耀》),現在李光耀已不在人世,基辛格會不會感到失落?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會不會從李光耀的外交路線迷航?這肯定是馬來西亞、印尼和中國密切注意的。

為什麼會是馬、印、華三國最感關注呢?這正是李光耀領導新加坡政府時的外交最重大的成就。為了要爭取和馬、印和平共處,他嚴格奉行「非種族主義」的政策(Non-Communal Policy),為了要爭取東西兩大勢力的信任,他嚴格奉行「非共政策」(Non-Communist Policy)。為了取得馬、印的信任,他把兩國的語文定為新加坡的「國語」(National Language,馬印同文),作為76%華人人口的新加坡建國,華文不是國語,只是四大官方語文之一。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告訴二億二千多萬的馬印人民,新加坡不是「第三個中國」。

同樣,他實行「非共政策」是要告訴反共的美歐西方勢力,新加坡雖有親共甚至馬共政黨,但他的政府會反對他們把新加坡變成馬來半島南端的「古巴」,但他卻再三向中蘇表明,他的政府奉行的是「非共」外交路線,不是「反共」(Anti-Communist)外交路線。為了要落實這個「非共」外交政策,李光耀小心翼翼地奉行中立於東西方兩大勢力的外交政策。例如他開放新加坡海港為美蘇軍艦非戰事的船隻「服務」,一視同仁;又例如他批評美國的越戰是錯誤的選擇,他直指吳廷琰比不上胡志明,前者不代表越南民族的利益,後者才是。

東西平衡外交是關鍵

又例如他選擇要和北京建交,但要等到馬印和中國建交或恢復邦交後,這向北京表明他不會和台北建交,要做到東西兩邊持平相處,很不簡單。但他也深知,以新加坡地緣政治所佔據重要戰略價值,東西雙方都會患得患失,不能得也不能失。因此只有平等對待東西兩邊才能取得最佳平衡狀態,同時也最能取得東西方信任而贏得東西和平相處的最大外交利益。

自新加坡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聯合邦建國後, 一路走來,他穿梭於東西之間。1976年親訪毛澤東(據說李是毛接見外賓的最後一人),也邀請過美總統詹森訪新加坡。他和尼克森及基辛格交上好友,英國改朝換代,也都不失為李交好的對象。莫斯科一有新主人上台,他也能攀上關係。在東盟的擴大成員國陣容的工作上,李也力求交好不交惡。對越南加入,他力排眾議,對緬甸加入,也都如此。美緬破冰還是他私下穿針引線,是通過協調美緬駐新加坡大使成功接觸成事的。對台海的「九二」新加坡會談,也是李在背後力撐。長期外交點點滴滴累積下來的交好不交惡的外交成就,因此造就了新加坡給人的印象是「小國家,大外交」。

東西等邊外交有此成就,種族平等的政策也都一樣有艱巨的建國任務。在建國前後,華巫種族問題和意識形態的問題是國家動亂的兩大危機,化解種族矛盾也就一直考驗着李光耀。他了解到要取得馬印兩國廣大的回教徒人口信任,新加坡不能變成馬印夾縫中的「以色列」。要做到這點,首先便要讓國家認同馬印的文化,把新加坡建成以馬來文建國的多元種族國家。這個政策要取得馬印的信任不容易,面對第一代來自中國移民的華人認可也不容易。

為了取信於馬印,李甚至推舉馬來人為第一屆國家元首,國歌只有馬來文歌詞,鈔票也印上馬來籍元首的頭像。外交部長請印度籍人士出任,不委任華裔,以免國際誤會為「第三個中國」。如此打造新加坡為多元種族國家,既以馬來族交好馬印,也用印度族交好印度,也用華裔交好中國。小小一個新加坡根繫馬來西亞、印尼、中國與印度30億人口的文化認同,難怪「小國家,大外交」不脛而走。

可是後李光耀的新加坡外交路線還能維繫嗎?第一個觀察點是要不要仍維繫東西平衡的外交政策?為了對抗美日東亞安全平台的威脅,中俄已日趨緊密地作出軍事回應,聯合軍事演習也由東海延伸到南海。新加坡的戰略地位對東西雙方都跟着軍事形勢險峻而不斷提高,也勢必為東西方必爭之地。最近奧巴馬在白宮高調設國宴招待來自新加坡的國賓李顯龍總理,而且還說新加坡是美國最信任的、友情堅實的國家。李顯龍總理也在席上發言聲稱用國際法處理紛爭是最佳途徑。

這樣的飯局會不會導致東西外交平衡走向破局?就要看東邊如何衡量美軍在新加坡部署軍艦的角色、新加坡在TPP扮演什麼角色,在東盟的一舉一動,對「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是什麼態度?在南海的持態等等,都會是東邊密切關注的問題。如果東邊的觀感是新加坡向西邊傾斜,李光耀打造出來的東西平衡外交能否維繫下去,不但東邊會質疑,就是新加坡的近鄰如馬來西亞也都會對新加坡會不會變成東南亞的「以色列」而感到很敏感。

過去李光耀一再宣明新加坡不會變成「以色列」, 正是看到回教世界已對以色列勢同水火,新加坡被馬印兩億四千多萬回教人口包圍着,當美國的「代理人」(Proxy)代價太大,擔負不起。因此,後李的外交動向不但是東邊關注的問題,就是馬印也不會掉以輕心,任何向美傾斜的動向也都會被關注,而且還會被人用放大鏡去看。例如最近新加坡貨幣管理局下令調查馬來西亞「一馬公司」在新加坡一筆巨款有貪污之嫌,還加以扣押待查,馬首相納吉也立即發出聲明指新加坡的調查不涉及他本人。新加坡的調查和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同步發動。納吉即時發出聲明作出自衞性的防毒工作,也說明馬政府對新加坡政府有戒心,這會否為新馬關係蒙上陰影有待觀察。對印尼來說,大量印尼錢流入新加坡,已令印尼感受到對印尼經濟有害,因而已開始處理這問題,新加坡如何回應?也會考驗印尼對其信任。最近還傳出搗破恐怖主義者擬用火箭炮從印尼的巴淡島射擊新加坡,這也說明當不當「以色列」還要看對手如何看待呢!因此後李的外交動向,不但是東邊關切的問題,也是新加坡周邊關切的問題,新加坡已是第三世代當政,後李的世代能否像李世代那樣充滿危機感,對他們是一大考驗!

鄭赤琰  中文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