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6日
9月立法會選舉的戰幔已正式掀起,一如所料,今年選情的複雜性、多變性前所未見。除了討論已久的「碎片化」、「多黨派」、「首投族意向」等,政壇出現大規模「世代交替」將是本次選舉的一大特色。
香港政壇長期充斥論資排輩的文化,為人詬病。相比政壇老將,年輕人充滿活力、理想和幹勁,作為一個成熟的政黨,若想不斷壯大,必須注重培養新人,在適當的時候吐故納新,實行世代交替,才能持續發展。
多年來,儘管長江後浪推前浪的道理人人都明,但始終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也難怪,即使是一個家、一間公司,找接班人都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偌大一個政黨;交班交得不好,「換代」變「絕代」,對整個政黨可能遭受無可挽回的傷害。至於什麼時候才是交班的最佳時機?恐怕每個政黨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意外的是,本屆立法會選舉,無論建制與泛民都同時出現大批老將宣布不選,這可能與去年區議會選舉有關,當時出現年輕人崛起,8名傘兵大敗沙場老將,由此掀起「政黨換血」的巨大呼聲。無論為勢所迫抑或本已到達政黨需要新舊交替的時刻,總之,本屆立法會選舉大批新人出場,大批老將退場或為新人抬轎,令選情充滿「改朝換代」的懸念。
新人參選,能否當選已存相當風險,一旦當選能否勝任更是未知之數。面對瞬息萬變、洶湧澎湃的政治形勢,新人能否傳承老一輩的路線策略和作風,令人擔憂。
比如香港社會近年來受「本土」、「自決」、「港獨」思潮的衝擊,接班新人如何應對?面對激進年輕人的「勇武抗爭」,能否堅持該黨一貫堅守的「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則?
再如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日前發出「與泛民進一步溝通交流」以及「泛民也是建制的一部分」等呼籲和重要訊息,接班人又如何挑起重擔帶領政黨適應時代的召喚和機遇?
候選人需有「三政」
上述種種,都是對接班人的重大考驗,也直接關係到立法會的運作、政黨的發展和社會大眾的切身利益。
民間智庫香江智滙於7月11日曾舉辦一場以「世代交替對選情的影響」為題的公開論壇,大會邀請了湯家驊、梁家傑、張志剛、張國鈞及何君堯擔任主講嘉賓,他們是本次選舉的當事人,因此更能深入論述各自的觀點和體驗。
一如既往,論壇在互動環節不時出現正面交鋒和擦出火花,但自始至終能保持理性探討、暢所欲言的氣氛,達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與會者都強調立法會選舉的神聖一票應投給具備「政向、政德、政能」的候選人。所謂「政向」指政治方向,即捍衞「一國兩制」、反對港獨;「政德」指政治道德,即非為獲得政治本錢不惜犧牲市民利益和前途者;「政能」指政治能力,即具備參政議政的能力,能真正化解矛盾,解決社會困局者。
論壇中,當討論到立法會運作時,眾口一致,對上屆立法會議員的表現深感失望,尤其對拉布、流會表示出極大的反感和憤慨。湯家驊當場表示其民主思路智庫今次派出的兩位年輕參選人都會明確聲明不會搞拉布和流會。
眾人熱切期待新一屆立法會能出現新面孔、新風格、新氣象,造福市民、貢獻社會。
吳歷山 香江智滙主席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文翠珊如何為英國持盈保泰? |
上一篇: | 港人是「人民」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