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0日
20年前,香港沒有人認識何韻詩,但也沒有人會相信20年後,關公和徐小鳳依然是香港最當紅的大眾偶像——這是「一國兩制」折射出來的荒誕現實,香港的確是一本難讀的書。
巴黎化妝品名牌蘭蔻(Lancôme)在小小的香港上環引爆「關公災難」,意外地激起全球迴響,其中一條最幽默的英文媒體標題為:如何令你的產品同遭兩面杯葛。
事緣《環球時報》6月4日發微博, 把何韻詩扣上「支持港獨、藏獨」兩頂帽子,引起部分大陸網民「公憤」。Lancôme於是急急澄清何韻詩並非其品牌代言人,之後連原定昨天(19日)合作舉辦的「快樂而輕鬆的社區活動」也取消了。不過,事情未有就此結束,港人杯葛Lancôme,反而獲得舉世關注;結果是《環球時報》一條微博,得到環球百報回應。看來此報影響力的「性價比」,真是舉世無雙。
本來Lancôme趕上世界潮流列車, 以公關活動代替硬銷廣告,物以稀為貴,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而出,自信自主、敢言敢為的何韻詩自然成為理想的代言人;但聰明反被聰明誤,發生「關公災難」後,Lancôme遭一沉百踩,負責公關的更被諷為「港女」。他們是否「港女」,筆者不知,但觀其處事手法,大抵是文史哲根柢比較薄弱,對世界潮流一知半解,又對大陸現況不甚了了,也許是還會太高傲地看不見陳淨心和李偲嫣的存在的人。其實,陳女士舉報「佔中藝人」的「義舉」已經早有前科,大陸有千千萬萬個陳女士,也不足為奇;李女士更用自己的方式在Facebook上做了Lancôme的代言人,我認為Lancôme應該認真考慮洽談合作。
西方關注撻着
近年來中國挾「中國市場」號令天下,早已令人側目,但西方流行文化發展成熟,社會價值多元,有市場亦有反市場,有品牌也有反品牌。法國1968年的「5月風暴」與美國1969年的胡士托更把反建制思潮推至高峰。雖然最後大家也「回到正常生活」,但新主張和社會反省被廣泛吸納,沒有「被噤聲」。新一波的反資本主義又在1999年西雅圖反世貿運動達到高潮,翌年Naomi Klein的反品牌聖經No Logo推出,至今仍是暢銷書。總而言之,西方公民社會蓬勃,潮流與反潮流相生相剋,加上新社運如同志平權、動物權利等,不但修正了資本主義中很多不義之處,而且給予流行文化持續的內涵和生命力。因此何韻詩被禁的事例,在西方的傳播載體中,可獲吸收為文化營養。
1949年後中國的主導意識形態一直由一黨操控;一個天空,只有一個紅太陽。中國1966年起經歷10年文革,七十年代末文革平反後中國走改革開放之路, 但思想自由又因為1989年六四嘎然而止。之後粗放經濟加專制統治模式走了27年,今天已經走到盡頭,極端民族主義作為鞏固統治的工具在習近平政權推波助瀾下急速醞釀。中國在國際上軟實力不彰,但透過「中國市場」軟審查卻大行其道。現在的網絡舉報文化,也真有文革的影子,謹慎點說,也是虛擬「亞文革」的程度。香港經常形容《環球時報》為官方喉舌,但其實它也是一份市場化的報紙,須不時以煽動仇外、仇港、仇台情緒招徠一批讀者;甚至連中央網信辦也曾經批評它是做過了頭,總編胡錫進也被爆出「未經審批擅自去波蘭公款旅遊」,給黨打過屁股了。
中港相生相剋
香港在六七暴動後,在麥理浩式的社會福利和經濟騰飛的背景下,官民曾經有某種普遍歌舞昇平的默契。1979年小鳳姐的《喜氣洋洋》,據沈旭暉教授說本來日本原曲(由五輪真弓包辦曲詞唱)是「講述一雙朋友戀人被街頭巷尾議論,頗帶無奈」,但到了香港則變了「喜慶」(和今天市民為建制派失意政客「贈慶」)之曲。後來八十年代梅艷芳開始不避爭議,敢當「壞女孩」,華人流行歌手中的「酒神」(Dionysus)放縱一面才跟上西方得到徹底釋放;到了八九民運,她更是打破香港歌手政治異議禁忌的代表人物,成為華人流行歌手中的先鋒之一。
2014年政改和雨傘運動是香港近年的一個轉捩點。中國官方宣傳機器開行馬力打壓佔中,後遺症是在大陸形成一股反港情緒。《環時》在此其中渾水摸魚,煽風點火,但香港的異見藝人卻弔詭地通過「環時加持」這道作用力而扶搖直上——無論電影《十年》或是何韻詩,都是多得《環時》「提攜」而蜚聲國際。現在最新的成功模式恐怕是:得《環時》,得天下!
把「公關」倒裝為「關公」,反映了港人傳統民間市井義氣的一面,世代相傳。不過,年輕一代港人對生活的價值觀也有顯著改變。小店小區、社區人情,對新一代來講其實影響力不亞於傳統歌影視;結果何韻詩自行在同樣地點POHO區舉辦的《有種的漂亮》「音樂會+社區文化日」,昨天人氣依然,留下Lancôme獨憔悴。
香港政府宣傳香港為「東西文化薈萃」或「匯聚」之都,但其實不便說出的是, 中西文化生產系統亦必有交鋒和衝突。港人夾在天朝與世界的對立之間,歷史令香港離開了天真的年代,港人民智必須開啟。至於法國品牌Lancôme如日後在香港招聘,本人建議應該以通過法國高考哲學科試卷作為取錄門檻,以減少災難,讓關公和小鳳姐可以少點操勞,梅姐可以安息,年輕一輩藝人可以更自主的方式為香港流行文化薪火相傳。
歐陽檉 大學講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香港人的底線 |
上一篇: | CCTV(B).特區國民黨.傳統泛民ret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