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17日

任慧文 北京政局

反腐不容反彈回潮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高層實行鐵腕反腐引起前所未有的反響。雖然廣大民眾對此舉措堅決支持,但黨內卻未一致認同,至今黨內仍有一股勢力認為反腐過分,影響黨內凝聚力和經濟發展,應當適可而止。不過,中共新高層堅定認為,反腐雖有一定成效,仍未取得決定性勝利,如果這一次反腐還出現反彈和回潮,那人民就失望了。所以,軍令狀不是隨便立的,說到就要做到。

北京反腐專家學者指出,中國社科院2016年1月發表的調查顯示,86.9%城鄉居民對反腐鬥爭有信心或比較有信心,這令當局堅定認為應延續高壓反腐態勢,強化「不能腐」的震懾作用,並進一步推進制度反腐、法治反腐,為最終實現「不能腐、不想腐」打下基礎。

規模最大 層次最高

怎樣評估習近平主導的中共新高層3年多來的高壓反腐鬥爭?主流傳媒認為,新高層今次掀起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反腐鬥爭。據不完全統計,自2012年12月6日到2016年4月20日,共有近160名黨政軍高官應聲落馬。其中,110名為副省級以上官員,涉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員、國務院部委、31個省區市和各行業領域,甚至以往頗為神秘的國安部、外交部,乃至中央領導人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有50名軍級及以上「軍老虎」,涉及中央軍委、四總部、海陸空三軍、二炮、武警,以及多個軍事院校。受查的省部級以上高官中,有中央政治局委員4人、中央委員8人、中央候補委員12人,查處的省部級官員總數超過前60餘年的總和。

最轟動的是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徐才厚、郭伯雄、蘇榮等「超級大老虎」受擒,特別是周永康成為30多年來首名受查而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官員,同時也成為首位落馬的正國家級領導人,打破「刑不上常委」的慣例,顯示今次反腐風暴縱向無禁區,任何人在黨紀國法面前,都無任何特權。

北京反腐專家學者指出,今次查處落馬官員採取一種新方式,即對16名落馬的省部級高官未予治罪,而是罕有地令其面對連降數級的「斷崖式」降級懲戒,有的從正部級降至副廳,有的從副省部級降至科員,連降7級。這既體現中央從嚴治黨、廉政不留死角的決心,又遵循嚴守黨紀國法邊界的原則,突顯十八大以來中央力推的法治反腐、制度反腐的治理思路。

今次反腐面對的一個難題是如何查處「外逃貪官」。如所周知,過去由於對外逃貪官查處不力,令西方一些國家成為中國外逃貪官的天堂,助長貪腐更加猖獗。中共最高層高壓反腐後,着力開闢「海外戰場」,吹響追捕外逃貪官的新號角。目前中國已與39個國家簽署引渡條約,初步構建追逃追贓的國際合作網絡,而且從2014年起,每年均有新進展。如果說2014年是個追逃追贓工作的啟動年,那麼2015年便是捉逮換檔年。「天網2015年行動」令潛逃或藏匿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百名紅通人員」有四分一到案,全年共追回外逃貪官1623名,追贓30億元人民幣,首次實現追回人數超過新增外逃人數。而2016年則是「全面推進和攻堅克難年」,「天網2016」行動中「獵狐2016」、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打擊利用離岸公司和地下錢莊向境外轉移贓款等專項行動,是「天網2015」的延續。北京反腐專家學者稱,這是多年來第一次如此大規模地追逃追贓,也是第一次系統全面地把這項工作提到反腐日程上來,將對在逃貪官和想要外逃的貪官產生震懾效應,海外恐再難是貪官逃避司法打擊的避難天堂。

法治反腐 制度反腐

儘管3年多的高壓反腐和清除「四風」改變了官場的政治生態,但黨內仍出現「反腐過分論」等論調,甚至出現「倒習公開信」為受整肅的既得利益者發聲。不過,北京反腐專家學者不約而同地判斷,習近平主導的中共新高層堅持認為3年多來的反腐實踐證明,今次反腐鬥爭是一次關係執政黨生死存亡的及時而必要的舉措,習近平不僅不會中止反腐鬥爭,相反會針對當前嚴峻而複雜的態勢,對深化反腐作出新部署。

進入5月以來,《人民日報》刊登習近平「一一二」反腐講話全文;接着中紀委公布中紀委十八屆六次全會文件,繼去年五次全會後再給黨內搞「獨立王國」者敲警鐘,要求對企圖謀取更大政治權力的既得利益集團應高度警惕和嚴肅查處。與此同時,軍隊反腐機制推出新舉措,中央軍委紀委採取單獨派駐和聯合派駐的方式,向軍委機關部門和各戰區派駐10個紀檢組,實行派駐監督,這在軍隊歷史上尚屬首次。這些都是新高層深化反腐新部署的重要內容。

北京反腐專家學者建議,着力推進法治反腐、制度反腐。首先要強化反腐敗的立法,其次要改變重黨內監督輕政府監督的傾向,修改行政監察法,再次要繼續「簡政放權」,提高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含金量」,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對權力進行的制約,從「不敢腐」邁向「不能腐」。

2016年5月14日於北京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