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30日

吳歷山

以成本效益看港獨

在短短一年多,港獨已搞得滿城風雨,「效益」挺高,甚至成為國際聞名的熱門話題。中央曾採取冷處理,但港獨依然甚囂塵上,照這樣下去,中央一定不會不理。令人擔憂的是,如果中央採取高溫或高壓處理,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

港獨思潮在年輕人之間有一定市場,但衝在前面的始終是少數。他們之所以不顧一切勇武抗爭,一則以為在法律框架下,言論不受任何限制;二則有一班政客的鼓吹、縱容。這班政客期望「鬧得愈大愈好」,以便打擊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威信,同時能在未來的三場選舉中搶佔輿論高地,撈取政治資本。

弔詭的是,儘管這些政客大力鼓動和煽情,但真正跳上港獨戰車的卻寥寥無幾,連「始作俑」的政黨、政客也紛紛轉調或改口號。在港獨方興未艾的初級階段,擁躉們已然作出切割或分道的舉動,說明什麼?

以孟子在「天時地利人和」篇分析成功的三大要素,來看今天之港獨成敗,一目了然。

天時:在香港已回歸中國18年;中國在東方崛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香港的經濟總量由佔中國GDP 25%萎縮到現在只佔2%至3%;全國反「三獨」(台獨、藏獨、疆獨)高唱入雲的今日「天時」,港獨已注定失敗收場。

地利:香港緊貼大陸,既無天險、海峽,又無軍隊、物資;既乏自存能力,更無自衞力量。

人和:港獨究竟有多少人支持?這個世界講究實力,一切鬥爭勝負取決於力量的對比。港獨的力量和人數與700萬港人、13億國人怎麼比?簡直螳臂擋車,不自量力。港獨成敗早已寫在牆上,這些粗淺道理,政客也都心知肚明。

坊間有一說,認為搞港獨是零成本,因為這些人不會判刑、不必坐牢,因此「值得玩一鋪」,這種說法初聽似有道理,想深一層,大有問題。

所謂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ness)是指作出一項決策要以效益大於成本為原則,這與經濟學的機會成本(oportunity cost)類似,即要設法提高機會降低成本。

以上述科學思維衡量,如果港獨成功的機會大,付出的成本相對大是值得的,如港獨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則付出任何成本都是不值得、愚蠢、反智的行為。

事實上,搞港獨絕非零成本,而是付出無法承受的巨大代價。

先說衝在一線的年輕人,其中不少還是學生,他們勇往直前,為理想而拚搏,但大方向錯,一切都是枉然。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若然港獨失敗,他們將賠上學業和前途,難道這不是「成本」?

政客一味鼓吹「港獨無罪」,那是自欺欺人的迷藥。相信本港現有的法律條例,以及遲早要立法的23條,均不會允許港獨的言行,萬一判刑將成終生遺憾。

在旁鼓吹和煽風的政客、政黨,自以為可以置身事外又撈上一瓢。一旦港獨宣告失敗,他們必須為自己的言行所導致的社會、經濟、民生, 以及中港關係、「一國兩制」遭受的重創負上重大責任,選民也會向他們討回票債,難道這不是「成本」?

當然,要為港獨賠上最大成本和代價的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民族,而種種惡果要700萬港人「埋單」!

以如此巨大的個人和社會的「成本」,搞一場注定失敗的港獨值得嗎?

吳歷山_香江智滙主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