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16日

霍韜晦

文化衝突唯性情可解

關心世運的讀者,一定會為這幾年世界局勢的動盪而憂心忡忡。大國博弈,禍連香港;不,其實是牽動全球。自從中國和平崛起,美國宣布重返亞洲,注意力轉移,布局即變——日本、菲律賓、台灣投向美國不必說,連東盟十國也趁機撈取利益;緬甸、印度亦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伊斯蘭國」(IS)則趁機坐大;歐洲除了經濟沉痾難起之外,還要接收大量難民;只有美國,憑藉美元霸權,騎劫各國,經濟逐漸走出陰霾,是唯一的得益者。

你若活在香港,可以怎樣做?香港人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只有在夾縫中前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香港人這幾年,由於回歸祖國,許多人對中國管治沒有信心,意圖利用「兩制」來抗衡,進一步搞普選,搞某一程度上的獨立和自治,但在理念上高舉民主大旗,實際上是分離主義,這當然不為中國當局所允許。建制派與泛民博弈的結果,香港自然遍體鱗傷,無心建設,許多方案都推倒重來,爭辯不休。政府官員固然筋疲力盡,市民亦怨聲不斷。展望新的一年,恐怕仍然步履艱難。

香港已經分裂:黨派分裂、市民分裂、思想分裂、價值分裂……如此下去,香港將成碎片,競爭力當然下降,只能步台灣後塵。

我們有時間爭吵,沒有時間融合。本來,民主是妥協的機制,是解決矛盾的機制,但現在變成攻擊的武器,與互相攻擊的平台。人人都以為真理在我,不肯後退半步,輸了就鬧事,無限上綱,佔取道德高地。面對這種情形,你有什麼辦法?我很擔心,街頭會出現更激烈的場面,而不只在議會中展示粗暴的行動。

利益不同,尚且會如此不相讓,若牽涉到理念、信仰、政權與自己崇尚的價值觀,當然更為可怕。把這種爭吵移到國際舞台,情形也一樣。例如「伊斯蘭國」為什麼產生?如果不是先把他們迫至窮途,也不會變得如此「恐怖」。

現代人情感已死

關鍵在相處。現代人不懂得相處,現代人只有「自我」,只認識自己,只知道自己所需,只覺得自己的行為合理,卻從不會從對方立場想,也不明白對方為什麼堅持?非友即敵,把理性的二分法演繹到現實世界,結果不但世界破裂,還造成自己的封閉。社會學家注意到現代人一個很明顯的傾向,就是情感的死亡。因為封閉、因為對人沒有信心、因為互不了解、因為兩心不通,即使雙方有共同利益,也不過是一時的結合。

功利主義的世界「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英國政治家Henry Temple語),為了保護自己,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敵友關係可以隨時調整。人的可怕,在只顧自己!中國俗語有云,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何況利益共同體,所以歐盟成立之初,各國信誓旦旦,維護歐洲的共同利益,現在經濟惡化,這個共同體內部矛盾極多,英國也考慮退出。

利益的世界是個冷酷的世界,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的就是工具理性。工具理性不斷擠壓情感,最後情感世界一定乾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沒有了,情感也沒有了,餘下的就只有本能的刺激。藉技術之助,人不斷嘗試新東西、新產品,以尋求官能上的滿足,貪新忘舊,可謂於今尤烈。不這樣,消費社會如何興旺?經濟如何發展?生產的巨輪轉動,就要有消費得起的市場。

全球化是一個配合,讓跨國企業有更大的空間,連同制度、技術、人才、資金都一起滾動。這也就是福山所說的「歷史的終結」,各民族都要拋棄自己的傳統,接受西方民主資本主義體制。但這個體制真的那麼好嗎?許多人都不以為然。尤其是受到這個體制傷害的國家都很反感,所以才有那麼多的地方反美。

至於一般活在這個文化體制下的人,表面上能享受其好處,卻無例外地追求物慾,「且趣當生,奚遑死後?」(楊朱語)人變成行屍走肉,無目標、無理想、無承擔,人不知把自己的生命安放在哪裏?所以思想一定虛無,只追求刺激,標新立異,輕視傳統,與傳統割裂。

守護傳統極神聖

傳統真的是那麼無用嗎?傳統不是知識,而是智慧。歷經千錘百煉,令人可以歷險的智慧。天下事,萬變不離其宗,太陽底下,始終「永劫回歸」。這不是科學規律,而是生命的追求,每個民族都有它最深的生命追求,如猶太教、回教對絕對神祇的信仰、基督教的救贖、佛教的解脫、儒家的成德,在歷史上產生過無窮力量,使其民族不死,屢涉大川。

問題是,在今天新舊的對峙中,文化可能變成災難,有些傳統會頑強抵抗,如宗教上的原教旨主義、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與民族主義都會抗拒改變。對他們來說,守護傳統,無比神聖;中國人亦說,不可作祖先的不肖子孫,不能守先人所創之業,所立之國,如何為人?這其中有無比的莊嚴,絕不能以功利計算,否則國可亡,天下亦可亡。人活着,難道只是為自己的生存嗎?

前有所承,後有所開,那就是傳統的延續,亦即一個民族的延續。人有義務守護自己的傳統,延續自己的文化,否則你不守護,誰來守護?若以功利心來看傳統,以為傳統已老,那是自己的無知妄見。傳統能延至今天,必有其真知灼見,身為兒孫,只有繼承,只有創造,而不可隨便丟棄。

不過,地球上的傳統有那麼多,各自堅持,會不會引起衝突呢?亨廷頓就是有此擔心(如今的「伊斯蘭國」,不是到處發動恐襲嗎?)。我認為不會,關鍵在於我們對別人、對別人的文化要有敬重、珍惜的心。

所謂「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知道世界上傳至今天的文化都是有它的價值,那就可以相處。

正如人一樣,人若能開放自己,深入別人之心,相互了解,即有情意,不同文化是否亦可以如此交流呢?由一通向多,一即入於多,分別即變成無分別了。

這不同於西方所說的多元文化。他們的「多元」,是把許多不同的文化排列成一平面關係,並不相通,所以還是免不了衝突。我認為,只有先培育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顆超越的、敬重的涵蓋每一顆文化之心(我稱之為「性情」),以補工具理性的不足,才能有救。回到香港,才不會分裂下去。謹以此意,寄語2016年在世界各地一起生活的朋友!

霍韜晦 當代教育家、思想家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