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2月14日

練乙錚 氣短集.八十八

律政與無賴.一地兩檢牽動主權意識.支那哈日族

一、政策總是先於法律(變成無賴)

要明白為何高鐵「一地兩檢」如此令港人關注「一國兩制」受其破壞,先得了解事件背景和所包含的無賴因素。

2006至09年間,特府為落實世紀初本地政商界提出的「一小時生活圈」等港陸融合大計,謀求興建高鐵香港段項目;務使議案過得立法會,當權派及其支持者採取了一開三的障眼法:不僅低報項目造價、高估工程進展速度,還把需要在港境進行「一地兩檢」的法律問題輕輕帶過、使消聲遁形。法律問題明明是會衝擊「一國兩制」的特大政治地雷,但政府當時的隱策略是「上得馬便是神仙」,待幾年之後工程完成一大半、生米煮成熟飯了,再來談具體怎樣通關,利用既成事實的銀碼壓力,強行繞過深層政治問題,引入「一地兩檢」。

果不然,上週運輸及房屋局表示,如果現在完全放棄在建已經6年的高鐵工程,則連同已支付的650億元之外,還得額外付出最少106億元收官善後,最終令高達756億元的總開支血本無歸。不放棄呢?那就要超支超支再超支,最後特府將以844.2億元的總支出封頂;此即比2009年1月方案通過時的銀碼高出32%。更如果香港人不同意「一地兩檢」、以致省不下過關客每人10多分鐘時間的話,高鐵香港段的「高速」就完全沒有意義,效率還不如現有的港穗直通車;那麼,整件造價800多億元的工程就變成空前絕後的世界級大白象。

特府如此一直深謀遠慮到今天按腳本​​打死狗講價,強迫港人割出市區土地給大陸設立清關口岸,讓其海關人員和​​解放軍在港執行大陸法律,還惡人先告狀把指出在港「一地兩檢」違反《基本法》的人打成用心不良搞破壞,遂賦予了整件事一種獨特的無賴性。然而,這還僅僅是問題的開始,因為京港當權派為了取得在香港割地建關執行大陸法律的「理據」,還需對《基本法》及民眾對《基本法》的理解動大手術,進行「定向」立法釋法。

於是,上月忽然有大陸法律教授指手劃腳說,在《基本法》頒布之前,北京便已把未來香港特區行政區域圖交由國務院劃定,後來更在《基本法》寫上第7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據此,中央政府指令特區割地建關讓大陸邊檢人員在港地執法的權力來源便根本不成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只需立法明確授權陸方邊檢人員在港地執法便可【註1】。這種牽強說法表面上引經據典,骨子裏不外是「香港權力中央給多少是多少」的翻版,是「絕對正確」的,港人根本不可以理喻。

然後,乃有特區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提出「政策什麼時候都先於法律」的說法。這是一個胡言亂語不分輕重為政策提供「理論基礎」的典型,也是當權派一眾法律權威的一個共同點。

誠然,「政策先於法律」,在某些低層次的法律和法規的製定過程而言,的確說得通;但是,為了保住一個減省旅客10多分鐘過關時間的工程效益而對一部《基本法》進行修改,卻是小人穿大鞋,套不上。《基本法》是百多年世界性大歷史作用力的集中體現,豈可為了成全一個只有極少數人認為必須、多數人無可無不可的「一小時港陸生活圈」政策而肆意篡改增刪?

二、「一地兩檢」是主權國家之間的事

當權派領導和他們的專家以似是而非的說法蠶食《基本法》賦予港人的權利,近年已是司空見慣,政改如是,現在關於高鐵「一地兩檢」的爭議也如是;換作這些飽含騙子邏輯的「理論」在97之前說得像現在那麼鋪天蓋地的話,當年的「平穩過渡」不僅沒可能,港人還會在那個時候就開始滋生分離意識,對「高度自治」的承諾敬謝不敏,更有可能因為矛盾一早暴露,已經走上要求獨立建國之途,不待今天梁特言傳身教、激活啟發。

然而,諷刺的是,那樣發展的話,可能反而有利於達致今天當權派提出的讓大陸在港地「一地兩檢」,因為當今世界上所有成功的、對等而無爭議的「一地兩檢」(或類似做法),都是主權國家之間的協議結果。締結協議的國家(例如加拿大和美國、法國和英國、波蘭和德國),國力不盡相等,但就算是較弱的一方,也因為有主權作後盾,人民有信心讓政府與別國締結「一地兩檢」協議或條約,一如締結自由貿易合約一樣,不會導致主權遭蠶食之憂。

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一地兩檢」稱為「境外入境審查」(border preclearance),是美國和加拿大兩個主權國在1974至2001年先後以各自的國內立法和彼此之間的國際「協定」(agreement)的形式規範的,層級相當高。協定所賦予對方的權利是對等的,也就是說,雙方都可以在對方的領土上建立境外入境審查口岸,處理進入本國的人流和物流查證。不過,事實上,只有美國行使了這個權利,在加拿大境內設立境外入境審查站,站內由美國人員執行客貨入境檢查(但沒有逮捕權);加拿大卻不覺得必要行使協定賦予的對等權利,加國民間也沒有因此而覺得主權受美國蠶食【註2】。

英國和法國之間,在八十年代籌建海峽載車火車隧道之時,已經各自通過了國內立法,然後以之為基礎締結了雙邊的Treaty of Canterbury,確立了彼此在對方隧道終端建立己方的人流入境和物品清關管制站。1993年,兩國更把詳細的做法規定寫進雙邊簽訂的Sangatte Protocol。2000年及後,有關規定更擴大至包括Eurostar載客列車和客輪的人流入境管制。這些做法,主要是因為之前有不少沒有完整入境文件的旅客從法國入境英國,抵達之後便申請政治庇護,而按照英國法律,申請庇護期間不必離境,有時一呆就是很多年;新的做法,把沒有完整入境文件的訪英​​旅客拒於國境之外,每年可減少幾千宗「不必要的麻煩」。儘管好處主要是英國得的,但就條約及具體做法而言,兩國是對等的【註3】。

波蘭和德國之間,按1982年聯合國《邊境物品管制統一化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Harmonization of Frontier Controls of Goods),在德國境內小鎮Ludwigsdorf興建了海關,進行物品的「一地兩檢」。波、德雙方的關口本身及週邊附屬建築物如倉庫、停車場等的設計,是完全對稱的,彰顯兩國主權地位對等【註4】。

然而,大陸和香港之間​​搞「一地兩檢」,便出現不對稱的問題。2000年之後,港深之間原有的口岸,已經不能應付不斷增長的人流物流,於是港陸雙方同意在香港西北深圳灣/后海灣建立深圳灣口岸。2006年,大陸欣然同意特府在深圳土地上進行「一地兩檢」(特府須繳納地租);2007年7月1日(97回歸10週年之日)深圳灣口岸連同深港西部通道一併啟用。大陸方面的法律問題都輕而易舉地解決,有論者則認為是為了今天反過來大陸要求在港進行「一地兩檢」的伏筆。

然而,是不是伏筆也好,今年特府和中央企圖在港方搞「一地兩檢」,卻遭遇民間強烈反對聲音和對「一國兩制」受大陸蠶食的憂慮。這種不對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港陸政治地位和實力懸殊,港方派員在大陸「一地兩檢」,大陸完全不會覺得受到什麼威脅,但反過來就不得了;大陸近10年在港的種種強硬表現,已經蠶食了一國兩制的互信基礎,高度自治在政改一役之後已是無法兌現。香港沒有主權,連「次主權」都不是,民眾產生了對大陸的不信任,自然無法同意陸方在港「一地兩檢」、執法。

因此,香港和大陸之間的關係,跟外國主權國之間的對等關係完全不同;關係友善的主權國之間,搞「一地兩檢」不困難,沒有很大的政治阻力。特府內外有些人喜歡說:人家國與國之間尚且可以「一地兩檢」,港陸同屬「一中」,沒有理由不能。這種想法犯了低等錯誤:正正是因為人家是對等的主權國,關係好就可以搞「一地兩檢」而任何一方的人民不會覺得給矮化了。奉勸這些當權派人士頭腦清醒一些,明白問題所在,不要再拿外國主權國家之間的做法說事,免得港人興起直截而奇怪的念頭:你放開胸懷讓我們成為主權國家不就解決問題了嗎?那是非常危險的。

三、日本魅力沒法擋?

「支那人」哈日,早已是不爭之事,只差黨國及死忠支持者的口頭承認。當然,你若去問那些支那哈日族,他們也不會承認的,不過,身體既然不說謊,大家就不必太介意去作言辭上的查究,反而留心看看由此族的行為衍生的數據資料,更有意思。大陸財經媒體財新網本月10日題為「中國遊客逛日本一半願當回頭客」,轉介了瑞銀Evidence Lab的一份關於大陸外出旅遊動態的有趣研究結果,讀後不僅讓人多些了解大陸人哈日的相對程度,還可從側面明白為何本地特府教育局的吳局長也是此道中人,面對日本魅力簡直沒法擋【註5】。

財新網文章的標題稍流於局限,文章的幾句簡介就比較全面:「去過日本的人想再去的熱情最高,紐西蘭和台灣是兩個去了會愛上的地方,不過基於人民幣貶值大背景,人們出境遊的總體意願在下降。」

10月份,瑞銀訪問了大陸一二線城市的中、高收入居民當中3572名「過去6個月出過境旅遊和打算在未來12個月之內出境旅遊」的人。過去6個月出過境旅遊的人士當中,最多人去的目的地頭七名依次是泰、日、韓、台、星、澳、紐,佔百分比分別是30、22、22、15、6、4 、1(%)。這些目的地當中,日、星、澳、紐都是比較昂貴的,敬陪末席本是意料中事,但日本卻反常地熱門,前往的人數剛好是後三者加起來的雙倍。(不知為什麼,目的地當中沒有香港,但到香港的陸客一定多於到紐西蘭的罷?可能在瑞銀/財新的眼中,陸客「到香港」已不當作「出境」;這或者反映香港有「身份危機」:在外人眼中,香港已經融合在大陸裏!)

泰國雖然吸引最多遊客,但12個月的回頭率甚低,20%不到;日本則最高,達到46%。在未去過某地而打算半年之內去的人當中,想去日本的比例是40%,想去泰國的只有19%。根據這幾個數字,筆者推算了一下,得出「12個月之內最多人次前往或希望前往的目的地」,則是日本第一,而且是以超越約五分一的明顯優勢拋離泰國。

這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大陸的統治階級不僅把日本看作世仇,而且一要在外邊找敵人以加強內部團結意識的話,日本就一定是首選,因為有太多的辮子好抓;近年在大陸上演的「抗日神劇」更多如牛毛。可是,大陸的經濟精英(中、上收入人士)卻對日本趨之若鶩。原因是什麼?大陸人給這個問題的解答實在多的數不清,大家只需上網搜一搜就知道。因此,筆者不打算具體給原因,只提出3個武斷的假說:

(一)大陸人覺得大陸社會很多方面都是和日本截然相反的,而且幾乎都是日本的好(例如:人有沒有禮貌,環境乾不乾淨,廁所衞不衞生,社會和不和諧,重不重視文化傳統,做事認不認真,產品可不可靠);

(二)大陸人又覺得大陸社會有些方面是和日本雷同的,對著日本人有「親切感」、「舒適感」(例如:有等級分明的大老文化和相應的潛規則,老人威權和男性中心十分明顯,都是「恥文化」社會,講面子,講關係);

(三)不相反也不雷同的方面,在似與不似之間,日本卻顯得神秘而吸引(例如:飲食、書法、功夫、宗教、傳統服飾、語言文字、師生關係)。

第三點,可說是所有中國人社會對日本的共同感覺;但是,如果拿香港來作比較,第一和第二點大致上不成立。第一點和第二點容易導致心理不平衡、愛恨交加,但第三點應該不會;所以,和香港人比,大陸人有更多的原因哈日,但大陸人哈日的同時,又會不由自主咒罵「小日本」,香港人卻少有這種矛盾心理。

據報道,吳局長哈日,最喜歡的就是日本料理、雜誌漫畫,再還有就是日本學生的「制服誘惑」罷,都是屬於第三點下面的。

註1:大陸法律教授宋小莊提出割讓香港土地與大陸進行「一地兩檢」的報道見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一地兩檢-大陸學者-中央有權指令香港西九口岸-劃歸內地邊境檢查站用-毋須改基本法/

註2:美加之間的境外入境審查見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border_preclearance

註3:英法之間的入境前審查見B. Ryan和V. Mitsilegas合編的專書Extraterritorial Immigration Control: Legal Challenges頁412-429。

註4:德國和波蘭之間的「一地兩檢」見聯合國資料http://tfig.unece.org/contents/joint-border-controls.htm

註5:吳局長哈日記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211/19407885

練乙錚  特約評論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