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1月21日

洪清田 情思香港

教育四種功能

老師發問時,多數已把答案藏進問題裏。程介明問「創意怎來」,又說他「沒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他以提問方式說「台灣在保存傳統文化比較完整的同時,卻能煥發出創意;南韓,也是傳統文化保存得比較完整的國度,卻又能夠以創新為國策」已提出(局部)答案,開了頭,指出方向。

南韓和台灣的創意和創意產業在於保存傳統文化比較完整的同時,也讓全社會、個人、群體自由地從正面和反面檢驗和審視、解構和重構傳統文化與當今社會政經和生活現實,由現在無障礙貫通過去和想像未來,煥發出創意。

南韓和台灣戰後70年,同樣經歷二戰時黨政軍獨裁威權專制延伸下來的統治和血淚民主化(南韓慘烈得多,所以台灣有時稱為「和平革命」),二三十年來全社會的個人、群體(宗教、公民社會等)流行回望來路和反思,「找尋自己」和想像將來,對創意和創意產品有需求,形成市場和產業鏈(南韓成功得多,台灣起步不久)。

這是一個最短程計500年、源於西潮、波及全球的「人文板塊大挪移」(Humanistic Landscape Shift)。

大長今階級大翻身

古裝或時裝韓劇,都可以找到一些「今天的路是怎樣走過來的、與過去的正反關係、個人和群體怎樣重組傳統與現代的新生命和生活」的主題旨趣主線,從中可見個人和群體怎樣與「不可撼動」的傳統現狀建制體制、各級人員對流、衝突和融會、轉化,改變現狀(make a change),最終建成新政經體制、新社會和新文化、新人(個體與群體)。

今天的意大利和法國煥發的奔放創意和高增值創意產品,源於文藝復興以來人(個體與群體)與現狀建制體制之間的「人文板塊大挪移」的地動山搖。這是個跨世代、跨階層和跨建制的主體性轉移。

科學和醫學最完整體現「現狀權威紀律、創意、創意產業」三者之間的環環相扣正反、反覆跌宕關係。西方科學和醫學是建制內外精英一方面學前人、一方面從生活中煥發創意、突破現狀權威紀律、丁丁點點累積而成新的權威紀律產業。醫學一方面按最完整封閉體制的knows嚴格體制建制紀律,另一方面在生死剎那天地間有限與無限時空中出入knows與unknows的轉化,創意是本人和他人的生死大事。破立與更替的過程中,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建制與建制順逆起伏血淚交纏。

貫串《大長今》的劇情主幹線,是追溯醫學、科學是怎樣從回應生活需要中產生的、怎樣受皇廷現狀權威體制、掌權人員的(天經地義)壓抑,吃盡苦頭才苦盡甘來,得見天日,簡直就是科學和醫學在南韓/朝鮮的發展歷程(史)。

大長今是來自最底層,在建制中上位反映戰後整個南韓大部人的階級大翻身;做了總統坐牢、坐完牢做總統(又自殺),獨裁者遭刺殺、女兒成為民選總統。這是一個全國全社會人民系統化由老一代而新一代、由建制內而外和階級由上而下的主體性轉移(相對而言,日本大致保持明治維新的社會政經權力結構)。

一二百年來的「心魔」

《大長今》熱潮時,我在《信報》和《明報》寫了一系列文章,探討「創意是什麼」、「創意怎來」、「怎樣產業化」,如何反映一二百年的南韓/朝鮮現代化和現代性。我認為南韓由「個人實體化」衝破集體主義威權專制,以「個體」為基礎的民主化和自由化,「體、用、魂」三層全面脫胎換骨,遠超日本;南韓成為亞洲現代化和現代性最完整、最徹底的國家,不單是新憲法國體政制和新社會結構和文化,簡直已成為一個新種族/新民族(儼然梁啟超的「新民」)。

以中國一二百年來的「心魔」而言,南韓/朝鮮這樣的現代化和現代性,簡直是民族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的「未被亡、先自亡」。中國200年有一股力保文化自主和主體性的思潮,視這種南韓路向是「邪路」,如今成為不說自明的(唯一)主流;南韓卻示範怎樣以現代化和現代性的體制保存傳統、激活傳統(連中國的傳統也要跨境要回去),傳統成為現代創意的資源,梁啟超的「新民/新國」煥然一新。

後來李嘉誠談「跟風、改良和創新」的三種生意法則時,我也寫了兩三篇,試從「時代(人文思潮與科技)、社會(政經體制管治教育)、企業(領導識見及管理文化)、市場(生活需要與產品供應)」比較「跟風、改良和創新」的三種生意法,文中要點之一是綜合審視個人與群體的「創意生態」及企業的相應經營問題。

我又深感「跟風、改良和創新」的三種之間其實不可斷然分割,三者的各種要素三者都需要、都兼有,只是輕重比例(視乎性質和階段)的分別;而且三者連成一氣、成為完整企業生命,所以「創意」不單是「創意產業」才需要、才重要,而是屬於所有企業。

中央政策組蕭烱柱任內,我作了一次「香港文化」專題演講,一個重點是「社會、文化、政治」體制的開放自由、多元正反互動所產生的活力,把「創意」從「創意產業」和企業及經濟效益全面延伸到整個社會各層面,探討這種活力與「經濟(生產力、競爭力)、社會管治及人文質素(守法、誠信、廉潔)、生活質素(自主自由自信自若自詡自負後果)、現代化與現代性(國際接軌、國際標準)」的關係。

「人文板塊」的轉型,英人自覺主動把holism分化,權力分司法與立法/行政,美國明確三權分立,成為如今範例。英國人文哲學自覺認識holism及holism的變與守,把holism及政經社會階級分際分隔,但預先設計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融會運作系統(working system),這個運作系統就是獨立司法制度。政經社會階級分際分隔後,各組成部分的群體之間,預先設計對流和轉化系統和程序(社會流動)。這個社會流動的運作系統就是教育制度、市場和「弈運戲」競爭。跨世代、跨階層和跨建制的社會轉變及最終的主體性轉移比較漸進有序,結果代價較小、收益較大。

中國模式挑戰普世史

這是英國現代化轉型與法國、德國和西班牙不同的地方。台灣與南韓和日本的不同現代化轉型道路,傳統文化、創意和變化與現代性也有不同的關係。中國要走自己的路,另立「中國模式」,可能挑戰500年人類普世史。

教育四功能:協助建設和維持建制、內在化建制價值義理和擴展建制、反建制和超越建制價值義理、新舊建制交流更迭。這是一個由老師主體性向學生主體性轉移的過程,四功能有機一體,蘊含「現狀權威紀律、創意、創意產業」三者之間的環環相扣正反、反覆跌宕關係。第三四種功能是較明確的由老一代而新一代、由建制內而外和階級由上而下的主體性轉移。

中國30年的奇蹟(包括深圳的高新科技)就是局部開放1949至78年前「不可撼動」的黨政軍社會文化單元無限封閉體,讓個人和(新)群體(商貿民企)有活動和創意空間,但教育只准第一二種功能,禁絕、消滅第三四種功能,全國全社會人民系統化阻截由老一代而新一代、由建制內而外和階級由上而下的主體性轉移,算是類似的創新都是像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應用性創新。

中國要全面自主創新(基礎性和應用性),要出大師,若教育「不可撼動」仍是禁錮在第一二種功能的集體主義的工業生產模式,不容老師主體性向學生主體性轉移,學生不能進入「現狀權威紀律、創意、創意產業」三者之間的主客觀互動互變關係,不啻緣木求魚。

「香港學」協會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