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1月12日

練乙錚 氣短集.八十五

馬習會台股5跌繼續尋底.慢增長民需小憩官圖保X

一、馬習會:台股升1天跌5天

馬習會對台灣政局大勢有沒有影響,現在下斷語為時尚早;不過,若視反應最敏感的證券市場走勢為風向標,過去一周的有關數據就顯示了最可能的答案:影響或之有,亦微不足道。

台灣加權指數(TAIEX)8月下旬從7300點左右的低位進入一個升軌,儘管其後國民黨的大選選情不斷走弱,此升勢不斷。11月3日,台指以8713點收市,傍晚,馬習會的消息傳出;翌日,台指飆升至一年半以來的8857點高峰,該日中午,藍媒高調報道指數跨過意頭好盡的8800點。可是,馬習會對股市的利好因素未能持續,跟着的5個交易日,台指都一直下跌,現時已經掉到低於11月3日馬習會消息公布前的水平。成交金額方面,走勢也如股價指數一樣,興奮了一天,便打回原形【圖,註1】。

如果看台灣金融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大中華基金,或者看更能精確反映馬習會效應的「台商基金」,都可以發現,這些基金淨值的季度和一周走勢,和大市比較幾乎完全一樣【註1】。這些結果不是意外,一來因為馬習會的確沒有談出什麼對市場明顯而直接利好的東西(如大陸同意撤下飛彈),二來更可能反映市場預期國民黨不會選勝,馬習會就算有什麼利好的後着,到明年初民進黨執政,便會歸零。但可能更令市場擔心的是,面對對岸強權,馬習會弊大於利,已經造成淨傷害,不利於台灣以後對大陸說不。

兩岸領導人能夠坐下來談,的確「難得」,問題是,這次馬和習之間,其實並沒有會面的必然邏輯和深厚基礎。撇開談話時的表面和善甚或有幾分妥協味道的態姿而言,雙方真正的關鍵立場差距並沒有縮小;此後,習將一如既往強調「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馬也不可能太明顯地從「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華民國」的立場退卻。

馬習會實果既無,馬英九和國民黨就很危險,因為馬在會面時的一些禮貌迴避或技術性的收起棱角,都會給綠營解讀成為「出賣」;他的一些頗令人費解的軟弱表現,就更會成為反對派的箭靶,連中間群眾也會感到困惑。例子之一是他在與習閉門會議提出「飛彈問題」時的講法。

馬回台灣之後,(相當不對等地)一字不漏公開了他在閉門會議上的正式談話,其中有關大陸以飛彈瞄準台灣的部分,他是這樣說的:「在這裏我特別跟習先生說明,最近外界報道朱日和基地軍演還有飛彈方面的問題,這是反對黨常常用來批評兩岸關係的口實;如果有機會的話,貴方能夠採取一些有善意的具體行動,應該可以減少這一類不必要的批評。」這當然是非常不智的講法,等於在說:「你們部署飛彈的事,我們國民黨沒意見,只不過反對派不斷拿來做文章迷惑民眾,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習先生你看是不是可以把飛彈撤了幫幫國民黨的忙?」【註2】

不過,台灣國防部一直以來的研判是,大陸瞄準台灣的一兩千枚飛彈,射程都不超過600公里,唯一的目標就是台灣。所以馬習會之後的民調顯示,相信習近平說「飛彈是整體部署的一部分,不針對台灣」的台灣人,只有20%不到。如此,馬竟然在與習會面時把民間對大陸飛彈瞄準台灣的不安與反感,輕輕化作反對黨的「不必要」的「批評口實」,既與事實不符,也反映馬與國民黨在中共領導人面前,對對方明擺在那裏的致命威脅,實在是連吱聲一下也不敢。如此,焉能怪責綠營拿馬的講話大事抨擊一番!

多情自古空餘恨,馬的「小中華」情意結令他在名副其實的「大中華」霸主面前自慚形穢,自覺矮了一截,到頭來與習會面是自討沒趣。知夫莫若妻,周美青拒絕隨馬到新加坡,也許是因為她早估計到馬的表現不足以讓她在「彭麻麻」面前很風光。好在馬在台灣已經如同是隻跛腳鴨,怎樣的表現也無關宏旨;不然的話,總統如此在強敵面前示弱,除了台股要繼續尋底,還會有其他更不堪的後果。

二、民亦勞止,汔可小憩:何必「保X」?

傳統智慧認為,經濟環境不佳,特別是衰退甚至蕭條的時候,打工仔日子不好過,失業導致精神抑鬱,擔心失業也會帶來焦慮,公司裁員之後剩下來的員工的工作壓力會增加;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健康,嚴重的話,人會大病,會死,也會自殺。這些都無疑真確。不過,經濟學家很久以來就知道,如果周全地考慮各種疾病的發生率和各種原因的死亡率,經濟下行的總的影響,是和上述傳統智慧背馳的。乍看這說法簡直難以置信,有人甚至會認為根本不可能,但如果細心一點想,起碼是有道理、有可能,所以才需要由學者做嚴格的數據實證。

在現代社會裏,因遭遇一時窮困而冷死餓死的事例少有,這起碼包括絕大部分中等以上程度發展的國家,特別是如果當地的私人儲蓄率比較高(如大部分亞洲國家),或者政府加上慈善機構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社會保障。在這些地方,除了十分特殊事例,勞動者「手停口停」是言過其甚的講法。一旦發生經濟衰退,人們或會作出不同程度的節衣縮食;工作上受到直接或間接威脅的話,其他方面的行為和情緒也會相應改變。但這些改變的個別效果不一定完全負面,其中一些對健康有幫助,只不過一般人在逆境裏也許不會留意,更不會承認。

舉例說,從個人層面看,為節省花費,減少出外應酬,結果可以多事休息、增加睡眠;多在家裏煮食,結果會減少吸收過量脂肪和卡路里;加班加點少了,平日想做但欠做的運動可多做了;等等。這些有利健康事,打工仔只要有足夠儲蓄,心理習慣良好,經濟下行期間便是暫時失業,也是能夠從容做到的。

一些這種本於個人的行為改變,滙集而成宏觀現象、「客觀因素」,再反過來影響個人。例如,很重要的一個常見現象是,經濟蕭條了,道路交通擠迫狀況得到紓緩,交通意外減少,每人的交通受傷及死亡或然率都下降;又例如,購買力和消費意願普遍減弱之後,服務過程中的輪候時間縮短,對人人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上述都是着眼正面效果而言,負面的當然有(例如怕失業,司機開車精神恍惚撞死途人),所以,若要知道淨健康效果是正還是負,就要具體看數據,因為單靠理論掌握不到實況,個人的立場和處境更會導致偏頗。到目前為止,國際學術界研究過的數據幾乎都顯示,總體(包括所有途徑導致的)死亡率在經濟衰退期間及衰退結束之後的一段短時期裏,都比其他時期低。這是頗令一般人感到意外的。

不過,如果經濟衰退特別嚴重,結果會否反過來呢?美國維珍尼亞大學經濟系Christopher Ruhm教授的論文〈經濟危機的健康效應〉便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新作;數據年限是1976至2013年,包括了期間在美國多次發生的地區性和全國性經濟衰退。他把經濟衰退分為溫和與嚴重兩種:失業率飆升4個百分點、時間長達18個月以上的視為嚴重;那樣的衰退有兩次,一是1980至82年期間由二次環球石油危機引發的,一是2007至09年美國自身金融業出事導致的【註3】。

他的研究把「對健康的影響」的涵義收窄為「死亡率的異常增減」,這有兩個好處,一是「死亡」沒有程度之分,可減省考慮不同程度的健康損害所帶來的統計困難;二是死亡數據比各種疾病/傷害的數據準確而且容易得到。他得出的結論包括下列幾點:

①首先,如果不考慮「經濟衰退」作為一個獨立的影響因素而單純看失業率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的話,數據顯示二者之間確切存在反向相關:1個百分點的失業率增加,帶來0.3至0.4個百分點的死亡率下降(這個結論與大多數用非美國數據做出來的吻合);

②如果把「經濟衰退」作為一個額外的因素與失業率一併考慮的話,在上述美國兩次嚴重衰退期間,死亡率的下降是單以失業率上升推導出的結果的2倍。這說明嚴重經濟衰退提供一個很強的「額外」保護生命的作用,但溫和衰退的額外保護作用則不甚明顯(「額外」,指失業率上升產生的死亡率下降之外的保護作用.下同);

③嚴重經濟衰退對疾病等「個人因素」引起的死亡的保護作用,和對諸如交通意外等「外在因素」引起的死亡的保護作用是差不多大小的。如果把致死的疾病分類,嚴重經濟衰退對心臟血管病的額外保護作用比較弱,對其他包括癌症的額外保護作用都很強;

④如果把「外在因素」引起的死亡分成交通意外、非交通意外、他殺、自殺這4種的話,嚴重的全國性經濟衰退對前兩者都有強大的額外保護作用,但對他殺率的影響則不甚明顯;

⑤關於自殺率的結論比較有趣。之前的研究有兩個結果是公認的:一是失業率上升,若其他因素不變,自殺率也上升;一是自殺率在經濟衰退期間不一定增加【註4】。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說法在Ruhm的研究裏得到很好的解釋:自殺率分別與失業率及經濟衰退有關係,與失業率呈很強的正向相關,此部分的結果與之前的研究雷同;但嚴重的經濟衰退依然提供相當強的保護作用,足以抵消衰退期間因失業率上升4個百分點所帶來的自殺率增加;但是,2007至09年期間的失業率增幅高達5個百分點以上,嚴重經濟衰退提供的保護作用於是抵消不了失業率攀升的影響。這是符合那些年的美國自殺率數據的。

如何理解上述結論呢?一個看法是:那都是資本主義的錯,好的健康影響要到嚴重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才出現,真是太不濟。不過,這種看法未免偏狹了些。如果看社會主義國家,情況是一樣的:搞經濟熱火朝天的時候,傷病死的人也最最最多;這個正向相關,中國人的現代史寫得最清楚。所以,只能說,無論是什麼經濟制度,經濟旺盛的代價之一,就是人身的安好不保。

令筆者想起的是,前不久北京召開五中全會討論「十三五」的各種指標,傳出今後5年的GDP增長任務會是「保6.5」,並且聞說領導人為要達此數字目標,個個信誓旦旦,聲言「沒有退路」。何必呢?過去30年,大陸經濟超高速增長,已經創造了「奇蹟」,但舉國上上下下能量透支嚴重(貪腐領導忙別的也十足「辛苦了」),身心付出的代價也是空前的。經濟增長緩慢一點,失業率升高一點,看似不利,其實有益。因為,GDP增幅拾級而下,釋出的訊息無疑就是經濟肌體支撐不住了,要休息。

不過,習近平是毛澤東之後最好大喜功的中共領導人。對內,似乎不甘心胡溫時期創下的14%以上的GDP年增幅到了他手裏就跌到只剩下一個4%不到的零頭。假設大陸經濟數據可信,按過去7年GDP年增幅從14%降至7%的降速作線性推算,今後7年會從7%跌到3.5%;因此,一上台就高唱「中國夢就是強國夢」的習近平,是有很大心裏壓力的。經濟增長他要苦撐死撐,因為還要支持一個對外擴張領土領海的國策。

國史上,西周末年發生「彘之亂」(彘,粵音自,地名,在今山西),是一場民變;周厲王好大喜功,人民不堪其苦,終於暴動。《詩經.大雅.民勞》,《毛詩序》認為是臣諫君的委婉之作,召穆公藉以規勸周厲王要與民休息,但是無效。兩千九百年前的歷史也許會重演。

註1:台灣加權指數資料取自台灣證交所官方網頁http://www.twse.com.tw/ch/index.php。台商基金淨值走勢可參考http://www.moneydj.com/funddj/ya/yp010000.djhtm?a=ACJS13;大中華基金可參考https://www.franklin.com.tw/Fund/Nav/0822

註2:馬英九在閉門會議上的正式發言全文見中央社網頁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11095008-1.aspx

註3:C. Ruhm的文章在http://papers.nber.org/tmp/8685-w21604.pdf

註4:自殺率在經濟衰退期內不會特別增加,此說法見美國自殺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uicidology)https://suicidepreventioncommunity.files.wordpress.com/2009/01/aas-economy-and-suicide.pdf。但是,3位牛津大學的學者指出2007至09年的特大衰退期間,歐洲與北美的自殺率都比正常偏高,見《不列顛心理醫學期刊》http://bjp.rcpsych.org/content/205/3/246

特約評論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