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9月21日

梁志遠 文化論政

重奪生活 再現小販墟市

今年6月,一直在沙田曾大屋附近義助街坊維修單車的孫伯,食環署人員忽指他是小販(只因孫伯收了10元零件費)而把他拘捕,還充公他所有維修工具;雖然控方最終撤銷起訴,裁判官也指斥食環署人員「可以執法,不一定要執法」,但事件再次揭示街頭小販歷來飽受打壓的苦況。

市民對街頭小販被捕、貨物充公、遭打傷,甚至喪命等事件時有所聞,遠的有2006年在天水圍賣牛大力而溺斃的羅叔叔,近的有2011年在大坑賣雞蛋仔而險受牢獄之災的吳伯伯。

拘控一人 公帑三萬

據食環署今年3月向張超雄議員提交的資料顯示,單在2014年,檢控無牌與持牌小販的數字便達到26025和5183宗【表】;小販事務隊同年的編制人數為2209人,年薪合共9.12億元,即平均每人每年支薪412856元(平均每人每月34408元)。

假設小販事務隊的主要職責在於拘控小販的話,則每檢控一名小販(無論有牌或無牌),便須花費公帑29223元;這種模擬計算是否合理,見仁見智,但對整個社會來說,聘請2000多人而令20000多人失去自力更生的機會,是否不值得我們關注?花費近3萬元檢控一名一天可能只賺取十元八塊的小販,是否真的值得?這是每個市民必須深思後回答的問題。

現時本港持牌小販只餘固定牌照約5910個、流動牌照約455個,即使包括助手牌約2836個一併計算,從業員總數仍不到一萬人;從另一個角度說,現在仍有最少一萬個家庭直接靠小販工作為生,這還未計算因而衍生的上下游相關工作機會。

今年3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發表一份《小販管理建議》文件,提出由下而上的地區墟市規劃,並對重發各類小販牌照持正面態度;同時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倡議引入美食車,以及放寬對露天熟食的限制,似乎開始改變一貫敵視小販墟市的方向。

不過,觀乎近月停滯不前,甚至反覆變化的事態發展,令人擔心在現任政府管治之下,除了鉛水,即使是小販墟市這類「民生小事」,似也有心無力。

深水埗區議會在爭議聲中,雖然暫時通過容許無牌小販在8月份的周日日間合法擺賣,但未來改選後的區議員是否仍會支持這種基層墟市,仍是未知之數。即使全港不同地區團體近月已盡力倡議各區設立墟市,但仍遭到不同政府部門和地區人士的留難。

此外,新增大牌檔的建議未待通過,大坑順興茶檔月前因持牌人去世,其子女因條例所限而不能繼承(只有中環的民園麵家於爭取後才獲特殊處理),最終黯然結業,全港碩果僅存的24個大牌檔再減一個,這與上述文件增設熟食夜市、美食車和熟食中心的建議,根本背道而馳。

這除了反映現時區政的複雜對立之外,更顯示政府、商界或部分社福團體仍不明白設立小販墟市不單是一種社會福利和多元經濟,更是主流市場經濟以外的一種「重奪」。

另類市場 抗衡壟斷

澳洲人文地理學教授珍妮.金馬倫(Jenny Cameron)今年初以海外學人身份造訪香港時,曾推介她與幾位朋友合寫的《重奪經濟》(Taking Back the Economy),該書很值得大家參考。

書中指出,現時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往往給人描述為一部自我運作的機器,政府或工會等的介入,會視之為一種妨礙。

主流經濟亦同時被誤為人類經濟的全部,卻不了解它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冰山以下其實存在更大比例的家務勞動、社區經濟、以物易物、非正規貿易等等新近各地蓬勃發展的社區經濟運動,正好就是要「重塑」和「重奪」五個最重要的經濟面向:即工作、營商、市場、資產和融資五個環節。

小販墟市發展似乎正好是一項「重奪」經濟的策略、一個「道德」考量的例子。首先,小販墟市提供尊嚴的「工作」,無論銷售、工藝、煮食和個人服務等工作,均突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和營業員的個性。

小販墟市當然亦有助實踐道德的「營商」,所謂「自己老闆自己做」,在考慮商業利益的同時,仍可關心人與環境的聯繫和文化歷史的保育,包括日用二手物、有機蔬果、自家製食材、手工藝產品等。

在建立另類「市場」方面,成立墟企(即營運墟市的社企),重新討論社區的所需、盈餘與分配,長遠來說,可以抗衡商場集團的壟斷;在發掘社區「資產」方面,隨了金錢以外,不同人士(包括婦女、長者、體障人士、少數族裔等)的技能和潛質,因其門檻較低,可以有充分發揮的機會。最後,小販墟市甚至也可以互助合作的「融資」方式運作,透過連結不同地區的社區經濟計劃,建立規模與資金渠道。

「真的很滿足,很希望能夠繼續這種生活,這是我喜歡的退休生活。」這是孫伯獲撤控後以倒豎葱作出的由衷回應。其實,曾幾何時,香港人還記得自己喜歡要過的生活嗎?現在是重奪生活的時候了,小販墟市見(現時民間舉辦的小販墟市遍及觀塘、西貢、深水埗、灣仔、西區、中環、粉嶺、上水、大埔、天水圍和東涌等區,敬請大家自行上網搜尋)!

【延伸參考與推薦閱讀】

香港墟市節面書︰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97361870306873;食物環境衞生署(2015)小販管理建議(立法會CB﹝4﹞561/14-15﹝01﹞號文件),食物及衞生局;J.K. Gibson-Graham, Jenny Cameron and Stephen Healy, Take Back the Economy: An Ethical Guide for Transforming our Communit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3.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