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9月7日

阿透 文化論政

社區小白象 從灣仔說起

特首梁振英在2013年1月16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為全港18區預留18億元,在其任期內推行「社區重點項目」。灣仔區議會的項目是「摩頓台活動中心」,其中包括2200平方呎的禮堂、1200平方呎的活動室,以及3200平方呎的社區園圃,預算1.4億元,其中4000萬由賽馬會捐出;除建築費以外,每年須支付大約490萬元的經常性開支。

【諮詢的效用】

由於諮詢不足和規劃過於倉卒,這個項目在選址、設計和運用公帑上存有重大缺陷。由建制派把持的灣仔區議會於《施政報告》發表半個月後(2月5日),旋即召開第一次「社區重點項目工作小組會議」,會上馬上敲定興建社區會堂的建議;在第二次會議上(4月30日),則一致通過位於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後方的兩個排球場作為選址。

在敲定興建社區會堂的初步建議後,不足10天,即舉行一場公眾諮詢會(2月24日),贊成的聲音一面倒,其中不少來自建制團體,如香港青年聯會(歷屆主席有霍震寰和王敏剛)、香港宋慶齡金鑰匙培訓基金會(榮譽顧問正是身兼灣仔區議會主席的孫啟昌,副會長還包括4名現任建制派區議員)。

2014年7至8月進行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諮詢」,但諮詢意見書並無提供興建活動中心以外選項,甚至選址和用途也欠奉,基本上只有「贊成」、「沒有意見」和「反對」;雖然也有「提出其他建議」一項,但巿民必須詳述方案。

至於引起爭議的重置排球場問題, 諮詢意見書的說法也充滿引導性。事實上,在第二輪諮詢有超過1000名市民聯署,要求重置作為活動中心選址的兩個排球場。

【建築呎價高昂】

社區會堂相對一些大而無當的地標式建築,說到底,還是有其可取之處,可是摩頓台活動中心在運用公帑的把關,實在令人相當失望,活動中心每平方呎的建築成本幾達6000元,現時私人樓宇建築費每呎成本約3000元,酒店也只是大約4000至5000元;相對25000平方呎的總面積,真正「可用面積」只有6600平方呎,以此估算,不計地價的「實用呎價」,每平方呎已超過2萬元,媲美半山豪宅。

此外,活動中心需要的機電設備不少,如發電機和變壓房等等,中央圖書館近在咫呎,應積極考慮共用某些機電裝置,甚至在圖書館旁邊加建會堂,這樣肯定可以節省不少公帑。

【不提附近場地】

興建摩頓台活動中心的理據是區內活動和展覽場地不足,但區議會在諮詢和申請審批時,只列出隸屬民政事務署轄下的場地,其他如康文署、非牟利團體、私人團體的場地則一概沒提,或只是輕輕帶過,例如中央圖書館、小童群益會、香港藝術中心、演藝學院,以及其他學校和社區組織等等。

【單幢式建築不是唯一】

此外,單幢式建築也不應是唯一的方案,在其他正在籌備的項目加入這一萬數千呎的地方,在成本效益上肯定更為有利。私人財團方面,合和也曾建議在南固台興建相關社區設施,以2002年落成的禮頓山社區會堂為例,政府當年於禮頓山重建時便在批地條款中以3530萬元委託中標者興建。

事實上,在其他區議會的社區重點項目中,也有不少類似建議,如石硤尾社區服務中心,由於是石硤尾邨第三期建屋計劃工程的一部分,故造價只需5958萬元,其中已包括4間活動室、學童託管室、幼兒託管室連育嬰室、醫療診症室等等,用途亦遠為多樣化,而且直接對公眾開放。

摩頓台活動中心早前(2015年7月18日)經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通過,在新一屆立法會會期即10月後將交由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審核,然後提呈財務委員會批出款項。我們在此呼籲由泛民佔大多數的工務小組否決建議,務求把這項浪費民脂民膏的工程推倒重來。

政府近年重提加強「地方行政」,但十多年來只聞樓梯響,並無實質的政策配合,近年的舉措也只是完全側重於資源投放,高達18億元的「社區重點項目」就是這種背景下的政治產物;觀塘區議會的建議、花費超過5000萬的「3D音樂噴泉」正是其中顯例。

「社區重點項目」可說是「地區小型工程」與「社區參與計劃撥款」的一次過「放大版」,多年來區議會在這方面已是惡評如潮,如品味低劣的「燒鵝雕塑」和「不能避雨亭」等等。

區議員要掌握地區民情,從政的人不能缺乏想像和願景,在社區發展的同時,也應兼顧保育。灣仔不乏古蹟,如建於三十年代的舊灣仔警署和同德大押。舊灣仔警署將改建為酒店,同德大押則會拆卸重建為寫字樓;如果區議會能帶頭游說發展局,促使把它們改為社區會堂或其他更能惠及巿民的設施,那豈非一石二鳥!

【善用歷史古蹟】

香港歷史古蹟已買少見少,寫字樓和酒店卻多如恒河沙數,兩者之間孰輕孰重,顯而易見。事實上,社區會堂當中不乏歷史古蹟,如位於西營盤的「西區社區中心」和「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灣仔近年發展迅速,老社區面臨新考驗,問題不一而足,包括交通、衞生、醫療、長者服務等等,興建社區會堂不可能是唯一選項,「社區重點項目」原意包括「非工程項目」,如葵青區的「加強社區健康服務」,與仁濟醫院與葵青安全社區和健康城市協會組成夥伴,其中8000萬元直接為長者提供牙科和眼科護理服務。

區議會不該只是「蛇齋餅糭」的代名詞,政府固然要檢視和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區議員也要在體察民情的同時,善用資源,把目光放遠和擴闊胸襟,規劃與施政,均要以人為本,情理兼顧,這樣才可以真正造福社區。

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灣仔好日誌成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