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2日
香港社會經歷佔中和政改方案否決,出現探討2047年後是否實施「一國兩制」的議題。在距離2047年還有32年的今天,探討這問題似乎為時過早,但問題既已提出,也不必迴避,沒有結果不表示不能討論。
這個議題的實質是現時香港社會有關重「一國」還是重「兩制」、維護國家主權還是搞港獨這兩種思潮的交鋒。
第一種思潮,如新民黨常務副主席田北辰認為,2047後只有3種結局:一、香港獨立;二、實行「一國一制」,香港成為中國其中一個城市;三、維持「一國兩制」。他認為,市民如想在2047年之後延續「一國兩制」,就不能架空「一國」,香港人愈表現抗拒中央,中央便愈不放心,愈難爭取高度自治。
資深傳媒人阮紀宏認為,過去「一國兩制」的實施確不理想,但中國國力愈強,愈是沒有必要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因此提出對「一國兩制」在2047後的政制安排也有好處,可以讓香港乃至中央理性探討香港怎麼走與未來的方向。
第二種思潮,如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認為,中國未來幾十年會有大變動,要準備好抓住時機,「中共倒台是否(香港獨立)時機?還是中共進行政治改革是時機?中共更加強大是時機?還是中國經濟倒下是時機?」,云云。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更提出「港獨五部曲」,揚言香港要在2047年以後實踐「自決前途」、「永續自治」願景。
香港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方志恒則主張「法理港獨」,認為要把握「二次前途問題」機會,爭取重新制訂一個「新憲法」,最大限度讓香港人按自治原則,自行管理香港事務,建立植根於社會的自治意識。上述第二種思潮就是港獨的思潮。
客觀來看,第一種思潮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鼓吹港獨雖是極少數人的行動,但等同「一粒老鼠屎掉進一鍋粥」,對2047年後維持「一國兩制」影響極壞,甚至是「致命」的。
的確,近年來香港激進本土主義和港獨思潮迅速抬頭和蔓延,去年延續79天的佔中,就是一次香港「自決前途」的預演。但從政治現實和國際法角度看,香港「自決前途」和港獨是不能成立的。時至今日,中國捍衞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能力和決心更加強大和堅定,無論在香港搞「佔中式港獨」或「法理港獨」,都是行不通的。
其實,主張香港「自決前途」和港獨的人,也心知肚明難以實現,因此把希望寄託於「中共倒台」和「中國崩潰」;但中國卻在持續不斷的唱衰聲中國力日盛、信心愈強。
如今,中國正在建立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中共十八大報告重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2021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2049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由此可見,隨着時代的推進,港獨的氣候、土壤和空間將愈來愈小,第二種思潮的港獨訴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自欺欺人乃至白日夢囈。香港人與其悲觀地等待32年後「一國兩制」的「壽終正寢」,不如腳踏實地,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走出一條有利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利於香港繁榮穩定的「一國兩制」新路向!
筆者始終認為,現時就來決定2047年後香港的政制,實在為時過早,一來,未來漫長的32年裏存在許多未知的變數;二來,香港不像八十年代初面臨「九七大限」,此刻沒有重大政經原因迫使中央作出歷史抉擇;三來,對「一國兩制」的實施,能否達致多贏尚在探索階段,過早下結論未必適當。
香江智滙主席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人民幣自由兌換 不要求自由浮動 |
上一篇: | 安倍與遊就館謊話連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