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7月11日

江麗芬 政局筆記

北京有第三條路嗎?

近日,傳媒均聚焦於希臘的欠債和公投、內地的暴力救市、中港股市的暴跌暴升……至於還未滿月、早前還鬧得沸沸揚揚的政改爭論、政改否決、「等埋發叔」等政治鬧劇,以及過去兩年多的社會撕裂問題,轉眼間,彷佛已成為塵封的歷史。

還記得政改爭論最熾烈之時,不少人都說社會已趨向兩極,溫和泛民遭激進泛民綑綁,社會全無商量妥協的空間。及至政改討論的尾聲,屬於溫和泛民的公民黨創黨黨員湯家驊提出設立平台,要在香港政治上尋找「第三條路」。

什麼是「第三條路」?這令人想起英國學者Anthony Giddens提倡、英國前首相貝理雅高舉的「第三條道理」。可是香港的政治孰左孰右,非以政策立場區分,而是以跟北京的關係為依歸。

湯家驊與建制派口中所說的「第三條路」,簡單來說,就是泛民主派與北京之間的關係。

須看社會氛圍

湯家驊說,他選擇的路線是要忠於自己,既不盲目保皇,也拒絕前線抗爭的潮流。對於這種是其是、非其非的政治態度,相信會得到不少港人支持,因為大多數港人並不激進,而是溫和理性。其實,這也是主流泛民主派一直要走的路線。

至於自由黨近年也強調「中堅中立」,正是希望予人該黨即使屬於建制派一員、對當權者也絕非盲目凡事支持的印象。

不過,湯家驊與近日給標籤為溫和泛民人士的這種想法,還須看看北京和特區政府的回應,那才是注定這條港式「第三條路」能否行得通的關鍵。

有建制派人士撰文解說,「對抗中央與否沒『中間路線』」,認為面對中央政府的權威,要麼接受,要麼不接受,兩者之間不能含混其辭;也有建制中人說,「第三條路」正面的說法是可以批評共產黨,但不能以推翻中國共產黨為目標。

這些說法的重點是,必須承認中共政權。在這個大前提下,即使持反對意見,只要承認中央政府的權威,也算是忠誠的反對派,對北京與特區政府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這種論調最令人疑惑之處是,芸芸泛民和反對派議員,當中有多少人真的要反對中央對香港擁有主權?即使近年泛民強調必須捍衞本土利益,但也不過是維護香港一貫的核心價值,從來不是搞什麼革共產黨的命;至於部分身兼支聯會常委的議員,雖然一直喊着要中國結束一黨專政,但多年以來又有幾人付諸行動?

近年,社會出現一個奇怪的政治要求——政治人物如果不跟隨某些政治行為是不夠的,一定要跟某些政治行為劃清界線,例如立法會有議員以拉布方式審議《財政預算案》或創科局撥款,即使並非所有泛民參與,政府卻認為不參與是不夠的,不參與的議員還須站出來跟拉布劃清界線,否則,便屬縱容。

須看議員立場

又像談到港獨,即使一些議員從來沒有表達立場、沒有高舉龍獅旗,但一些官員卻要他們表明反對港獨的立場,否則就是跟港獨的同一路人。

倘若北京認為實踐「第三條路」,就是提倡的人要毫不含糊地承認中央政府的權威,凡事必須善頌善禱;這樣,即使香港真能發展「第三條路」,北京願意跟溫和泛民溝通,相信他們日後的政治道路也不好走。

相反,如果北京只是要求倡議者不以「打倒中共」為綱領、不以行動推翻中共政權,便可成為溝通對象,那麼,按理應該包括大多數的泛民主派和社會人士;那麼,政改爭論引致的社會撕裂,便有望修補,「第三條路」便變得康莊了。

不過,事情是否這樣簡單?從過去的經驗看,難免令人懷疑。

須看北京態度

以民主黨為例,政改表決前,該黨議員一直傳聞是政府爭取(撬票)的目標。有泛民中人說,北京認為民主黨是一眾泛民政黨最可信的(至少他們承認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其他政黨令北京摸不透其背後有什麼勢力。

可是,回歸多年以來,不見得北京會把民主黨視為「可溝通商量」的對象,即使2010年政改一役「有偈傾」,最後仍然是北京的「狙擊」目標。

說到底,民主黨無論給北京歸類為溫和也好,激進也罷,在今次政改一役中可以見到的是,就算你的態度、立場、建議無不符合《基本法》、無不符合人大常委8.31決定,就連建制派的提議也一律不獲採納;稍為「反叛」一點的自由黨田北俊,也因跟中央意見有別而被「搣柴」,撤去全國政協委員之位。

上述例子在在說明,無論屬於泛民,還是建制,議事不盲從、論事講理性,這一切對北京而言也不足夠,不一定得到北京和特區政府的正面回應。這正是過去幾年香港政治愈走愈激的原因。

今天,從親中媒體的「反應」可知,北京樂見香港有泛民走「第三條路」。問題是北京眼中的「第三條路」究竟是什麼的一條路?是康莊大道,還是陰暗窄巷?

北京希望泛民擺脫激進綑綁、走其溫和的「第三條路」的同時,她又會否放下敵我鬥爭的思維,以包容和團結大多數港人的態度,開拓「第三條路」?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