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4月18日

葉仲茵、鄭宏泰、趙永佳

為置業,我們可以去到幾盡?

數周前,一名八十後與月入3萬元護士女朋友儲錢買樓的「真人真事」,在網上引起一輪熱議,一再反映置業是市民高度關注的課題。本文以香港亞太研究所剛進行的「青年置業」電話調查結果 ,以及過去其學者就市民對公共政策取向研究的討論,說明港人對有關課題的看法與期望,藉此為社會各方提供一些民意參考,思考如何促進港人的置業願望。

青年為置業着急

電話調查發現,8成受訪者認同現今一代青年較上一代更難置業,這個看法是跨年齡的。【表】中數據顯示,相對於年齡較長的受訪者,較大部分八九十後(18至35歲)認為30歲以前是現時香港社會合適首次置業的年齡。有關數據說明愈年長的受訪者,較為傾向認為在愈大的年齡時才置業相對實際或適合,這個結果在統計上呈顯著的差異。

現實上,超過一半(54.6%)受訪者已有自置住宅物業的經驗。深入的分析顯示,只有13.5%的八九十後曾經置業。結合以上數據,則不難反映現今香港青年感到沮喪的一些原因:一方面,他們期望可及早(即在30或35歲前)置業,現實上,絕大部分仍未置業。面對樓價指數不斷破頂,經濟實力未足的八九十後只能乾着急,置業願望仍然落空。

青年望政府出手

此外,相對其前輩,年輕人明顯更為希望政府能推出特殊措施幫助他們置業。相反,只有10.7%八九十後認為「置業是個人的選擇,政府毋須推出特殊措施幫助他們置業」;36-50歲、51-65歲、65歲以上受訪者的相應數字為22.9%、25.1%、18.7%。一方面,這個結果反映不同人生階段受訪者的不同利益取向。

對於絕大部分未置業的年輕人,在「上車難」的處境下,自然更渴望獲得政府協助,以達成更為急切的置業願望。相反,對於已置業的中年人,為保障物業的投資價值,他們當然不希望政府推出任何自己不能受惠的措施,以免令資產受損。年紀最長的則傾向同情現今一代青年,期望政府能幫他們一把。

另一方面,不論年齡,超過半數受訪者認同政府以特殊措施協助青年置業【表】;這與以往民調結果所觀察到的港人具有「自求多福、不依賴政府」的取態截然不同 。畢竟,在今天樓房價格與個人承擔能力嚴重脫節的香港社會,對無殼蝸牛而言,靠向政府可說是較有可能的出路。

不過,老問題卻是「地從何來?」。【表】中顯示,四分三的八九十後同意政府推出特殊措施以助他們置業。不過,以往有關房屋土地供應的調查結果,均說明年輕人是政府徵地、發展新界土地時發出最大反對聲音的一群 。當然,在是次調查中,我們未有詢問受訪者對於協助青年置業措施的具體建議。我們亦知悉部分市民認為政府已有足夠的土地儲備而毋須收地以作建屋之用,甚至是抱有後物質主義的心態而覺得毋須置業。

全港市民的選擇

這是否反映現今青年對政府的矛盾態度?眾所周知,他們對政府既是最不信任、也是最不滿意的一群,並認為政府偏袒利益既得者,但在房屋政策上卻最熱切要求政府照顧他們。有可能的是,現今青年並非自我矛盾,而是他們內部出現了不同意見:一部分為了「上車」而願意支持政府不斷開發土地為增加整體房屋供應的主要手段;另一部分則是關注環境保育大於物質生活的「後物質主義青年」。當然,我們提出部分青年可能是自我矛盾的觀點,其實是反映港人在面對房屋及規劃發展爭議時,由整體考慮與個人利益衝突所引發的矛盾情緒。至於是「自我矛盾」還是「內部分化」則有待探討。

為了解決房屋需求問題,年輕人是否願意支持政府的房屋發展計劃?若不涉及意識形態價值的讓步(例如不是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或是開發郊野公園),他們是否願意繳納更多稅款以補貼政府放棄沿用「高地價」政策所獲得的收入,從而換取更寬鬆的資助房屋入息要求,或更多的資助房屋供應?事實上,這不但關乎青年的住屋和置業需要,也是全港市民對房屋政策的選擇,整體社會必須認真思考。

最後要指出的是,以上的論點不是要突顯青年或任何人對政府抱着「高期待、低承擔」的心態 ,相反,正正是由於我們清楚了解政府以往或一直在房屋或土地政策上的傾斜取向,乃造成今天糾纏複雜的後果。我們期盼政府能夠進一步優化土地規劃政策,以及資助房屋發展策略,以解決市民對住屋和置業的需求。當然,如何在不影響有樓一族的房屋資產,卻可大幅增加房屋和土地供應,那無疑是另一個深層次的問題。

葉仲茵為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宏泰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社會及政治發展研究中心聯席主任;趙永佳為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