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4月15日

文偉恩

普選可以23條交換?

佔中發起人、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最近再就政改提出新建議,說在今次政改否決後,由下任特首,即仍是由小圈子選舉出來的特首「同步草擬、辯論及執行」《基本法》23條立法及落實特首普選,這樣一方面令中央政府不用擔心香港落實普選會威脅國家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令港人不用憂慮非由普選產生的特首所立的23條會過分剝削市民的自由和權利。

這個建議的另一效果,在於增加中央與港人的互信,從而令雙方可以就特首選舉和23條達成一個彼此都可接受的方案。

比起近期不同人士提出的各種政改方案或了解民意的方法,從而使立法會有三分二議員投票通過政改方案,戴教授的提議可謂另闢蹊徑的新猷;可是這個新猷卻不如其他政改方案和民調方法那樣引起討論,甚至沒有像他曾經主張的佔中運動那樣惹來哄動,可謂頗為稀奇。其實,這個建議正好回應中央以國家安全為落實普選的最重要考慮,而這個方法比起佔中也更切合中央的談判風格,但為何上至中央,下至建制派或民主派均毫無興趣探討?

民主派的顧慮比較容易理解。以23條換真普選,幾近「魔鬼交易」,用已經享有的自由換取未有的政治權利,這樣的交換本身已沒有明顯的「着數」;況且以目前民主派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信任程度(坦白點說是中央的「信譽」和「往績」),民主派根本難以相信訂立23條時中央會落實真普選,或有真普選時中央想立的23條會寬鬆一點。其實,以中央政府的思路,普選愈真,23條便要愈辣。所以不難理解,為何民主派對這個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交換條件興趣缺缺。

如果以上述分析推敲建制派的心思,他們反而應該附和戴教授的提議,反正他們既無損失,甚至可能爭取得更多。然則,為何他們也毫無反應?其實,從近期他們先提議內地訂立《國安法》,然後透過《基本法》第18條引入香港,繼而主張訂立《反港獨法》,中間還謠傳若政改不獲通過,梁振英將會連任並着手訂立23條。種種跡象顯示:一、對他們來說,政改與23條是兩碼子事,沒有交換或妥協的餘地;二、他們在鑽研透過23條以外的其他方法為23條立法,毋須以政改「開路」。如此,也就不難理解建制派為何不以政改來引誘民主派以至港人支持為23條立法了。

23條之不足以成為交換真普選的條件,還可以從幾方面分析。

一、從法律角度看,香港現行的法律和一直奉行的普通法法則大體上已滿足23條的立法要求。例如關於「煽動」,《刑事罪行條例》第10條列明任何人發表煽動文字或無合法辯解而管有煽動刊物,即屬犯法;而「煽動」的定義非常廣泛,根據該法例第9條,連引起憎恨或藐視政府、引起香港居民間的不滿已經算是「煽動」。至於「叛國」,該條例第2至7條已把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叛國」行為列為刑事罪行。

此外,普通法中有隱匿叛國罪,意思是當某人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另一人犯了叛國罪,卻沒有在合理時間內把所知的向政府當局披露,即屬犯罪。這些分析,十多年前特區政府就23條立法時已有不少法律界人士和團體提出來。由此可見,為23條立法的實際需要其實不大,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何中央和特區政府在過去十多年只是口講為23條立法是履行《基本法》的重要責任,更不急於把23條立法重新上馬。

二、從政治角度看,今時今日為23條立法,恐怕會比十多年前容易得多。一方面,如果說當年是由於有超過五十萬人上街,令自由黨轉軚而迫使特區政府擱置立法,但以今天的政治氣候來說,當79天的雨傘運動還不能令中央或特區政府就政改有絲毫讓步,若今天重推23條,相信即使有超過五十萬人上街,也無法阻攔政府硬闖。

另一方面,根據《基本法》,政府提出的法案只須全體議員過半數贊成即可通過,2003年自由黨轉軚,令支持和反對立法的議員各佔一半,使特區政府知難而退,反觀今天立法會內建制派所佔的議席比例更大,所以除非民建聯這一大黨或幾個建制派小黨聯合轉軚,否則根本無可能令反對的票數過半。由此看來,特區政府要重推23條立法,政治阻力已比當年小,反而毋須將之與政改綑綁以增加政治難度。

戴耀廷教授在爭取民主的志業上是一位有心人,這一點從他過去從建制內或建制外提出不同方案和方法嘗試威迫或勸誘中央就政改對話已足以肯定。然而,說得最坦白的話,非常不幸地,當各個方案逐一被否定,各種方法無論經實踐或辯證後不見得有用時,到頭來只能證明香港人其實沒有什麼條件可以與中央交換真普選回來。而且,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當大家都極之熱切地想爭到普選時,有時反而會顧此失彼。

正如自由與民主,有着本末的關係:人是先有自由,才衍生民主,以體現人在政治方面的自由意志;若然我們以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東西換取一些次要的東西,不但得不償失,可能連得到的東西也會異化。

也就是說,如果要以思想、言論、新聞和集會等自由來換取真普選的話,香港的民主便有可能變成新加坡式的民主,即使我們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同時卻會落得可以參選卻遭執政黨強力打壓、有多樣的傳媒但沒有反對政府的聲音、市民批評政府便要準備接告票等等。在這種環境下的民主,還算得上是民主嗎?若然不是,那麼我們就不能輕言交換了。

時事評論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