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4月11日

社評

收斂亢奮 應對「北水南來」新常態

當前香港股市屬理性正常抑或非理性亢奮,市場人士及學者莫衷一是,但身在熱浪狂潮中心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卻一派老神在在,似成竹在胸。周三港股大升近千點、成交額達到破紀錄的二千五百億元時,他在外地發表聲明,呼籲投資者「不要急!不用慌!機會無窮、風險常在!」到周五,港股已連續三天成交逾二千億元,入市資金遠超「滬港通」每天百多億元額度,李小加的回應更玄。他說沒有必要去追究、也沒有辦法追究錢來自何方;又指以前「東、南、西」(資金)都來,現在「北邊」也來了,市場在「國際投資與中國投資歷史大交滙」下,引發無窮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不少風險。

李小加對大量資金突然湧港的「淡定」反應,是真的胸有成竹,還是掌握到什麼內幕資訊,外界不得而知,但資金猝然大進大出,對股市的衝擊及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影響實不容低估;小投資者在急遽湧現的亢奮情緒下,能否保持冷靜避免盲動,同樣值得關注。不管是特區政府、監管當局對大量熱錢湧港,都不能像李小加那樣拋出一句沒必要追究而掉以輕心。

今次港股大牛市忽然起動,無疑殺很多投資者以至金融機構一個措手不及,接連有經紀行和銀行因電腦系統容量不足而令交易不暢順,出現「塞車」情況。但從宏觀經濟形勢及內地政策規劃來看,「北水」南來投資港股,絕非一時三刻的短暫現象,而是內地經濟轉型及資金走出去策略的重要部分,乃長期趨勢。未來一段時間香港股市的規模、交易量將持續增長,互聯互通跑道帶來的機遇及動盪也比以前更大,從政府到投資者都要作好準備。

習近平等中國領導層想把中國經濟推上新台階,想改變中國只是世界工廠的決心可謂清楚不過。然而中國經濟要進一步趨近發達國家,金融等第三產業必須加快發展,並力求在國民經濟中佔更大比重。不過,發展金融產業比搞基建辦工廠複雜,需要的專業經驗與人才更多,非一時三刻可就。

更重要的是金融產業波動不定,隨時為實體經濟帶來巨大震盪,引發金融以至政治危機。在既要發展金融市場及產業,又要保障金融安全減低凶險的考慮下,中央政府有必要借助一個內地投資者熟悉而且國際化的金融市場作中介,一方面讓內地投資者及機構累積在國際化市場操作的經驗,另一方面避免國際及香港市場的波動直接及全面衝擊內地市場,確保內地金融環境基本可控。符合這些條件的只有香港,其他重要國際金融中心或市場短期內不可能追上。未來一段時間,隨着內地資金繼續走出去,投資港股的資金量自然增加,並因而吸引其他尋找投資機會的外資來港,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令香港股市規模踏實地壯大。

此外,內地經濟下行壓力不輕,中央又不願再透過大幅增加固定投資催谷經濟。要調控經濟預期及提振信心,催谷投資市場令股市興旺是個可行辦法。首先,股市暢旺產生財富效應,有助刺激民間消費。其次,股市交投增加為企業帶來融資渠道,減少依賴銀行系統,甚至可以透過股票集資減債及擴大投資,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既然政府要借助股市推動良性經濟循環資金流動,內地股市便須保持火力,跟A股關係密切的港股勢將受惠,成為投資熱點。

當然,港股市場規模壯大及交投暢旺絕不意味股價只升不跌,特別當內地投資者及機構熟習港股運作,掌握更多資訊及潛規則後,他們的投資決定、行為將有所改變,形成另一股左右港股升跌的重要力量,有力跟本地及外國大戶競爭,隨時令市況變得更波動難測,即使資深投資者也可能碰釘,一般散戶更要小心控制風險,慎防被亢奮情緒誤導,賺完不夠賠。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