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環球時事 | 2021-01-28 13:14

Project-Syndicate 薩克斯(Jeffrey D. Sachs)

擺脫「特朗普之亂」 走出仇恨

放大圖片

在慶祝從「特朗普之亂」中解脫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銘記,特朗普任期赤裸裸地體現了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特朗普經常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種族隔離主義南部州長的口吻發表演講,在2020年敗選後的講話中,更像是內戰前夕的分離主義參議員。為了永久擺脫特朗普的破壞性政治,我們必須消除把他扶持上位的種族主義。不只是美國,世界上不少多民族社會也將面臨這個緊迫的挑戰。

蓄奴社會淵源 種族主義盛行

特朗普使美國社會包括白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南部和西部人、郊區人和農村人、福音派基督徒在內的一部分人相信,他們能夠重新回到美國種族主義泛濫的時代。這些選民約佔美國成年人的20%至25%,進而成為特朗普在2016年選舉中的忠實支持者。他們的支持足以讓特朗普掌控共和黨,並且使他在以300萬票輸掉普選的情況下,仍在選舉人團投票中險勝。

美國政治的其他特點也使特朗普能在2016年的大選中獲勝。若美國像一些國家一樣實行自動註冊、鼓勵甚至強制投票,從而使大部分美國人參與投票,特朗普也根本不可能在2016年大選中獲勝。然而,美國政治卻長期地限制非裔美國人、窮人和年輕人參與投票,其目的是維護富裕白人的政治和經濟優勢。簡單來說,這個目的也就是讓特朗普這樣的人當選。

特朗普粗俗的政治主張表明,對於年長的白人福音派以及一些年輕選民,特朗普種族主義的吸引力持續存在。這些人試圖在1月6日襲擊國會大樓並威脅要對時任副總統彭斯處以私刑,原因是後者沒有阻止對拜登在選舉人團獲勝的認證。很少有專家強調特朗普的種族主義懷舊情緒與列根(Ronald Reagan)時期政治的連續性,後者出於同樣的目的也使用了近似「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的口號。

然而,儘管美國因起源於蓄奴社會而一直受到種族主義的影響,種族主義政治卻不僅是美國一個國家面臨的問題。類似特朗普的政治風格也存在於其他多民族國家,在這些國家,種族主義同樣地塑造了權力結構。

例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inyamin Netanyahu)是一個腐敗且具有操控慾的政客,通過詆毀以色列阿拉伯人和剝奪巴勒斯坦人民最基本權利而掌權。美國白人福音派與以色列右翼有着深厚的關係,而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在政治上具有相同的排他性。

白人福音派支持民粹領導人

同樣,被外界喻為「熱帶特朗普」的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與特朗普相同之處也不只在風格和性情方面。美國白人福音團體把博爾索納羅視作同仁,並且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勝選。如今,博爾索納羅也正在通過抨擊非洲裔巴西人的文化對土著居民實行統治。

與此同時,特朗普也和俄羅斯總統普京(Putin)有着密切的關係。一些人聲稱普京握有特朗普的把柄,其他人則認為兩人有着共同的經濟利益。但在另一方面,兩人確實具有明顯的政治趨同性。普京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由於提醒俄羅斯民族,他們是俄羅斯多民族社會的真正領導人。普京對俄羅斯東正教的政治擁護則和特朗普與白人福音派的關係一脈相承。

另外,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則是另一個諂媚的特朗普崇拜者。在特朗普於2020年訪問印度期間,兩人相互給予高度讚揚。莫迪的支持者也包括宣揚對印度穆斯林少數民族仇恨的極右翼印度教民族主義者。莫迪政府在2019年對穆斯林佔多數的克什米爾進行軍事佔領,幾乎未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但在國內卻是其為了當地政治利益對族群實行暴力鎮壓的鮮明例子。

不幸的是,民族沙文主義幾乎存在於每個多民族社會。特朗普稱讚中國對以穆斯林為主的新疆維吾爾族鎮壓,絕非偶然。同樣地,在緬甸對穆斯林羅興亞人實行暴力驅逐之際,特朗普政府亦保持沉默。

如果說世界各地的種族主義政治具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近乎普遍地對土著居民進行迫害。在世界各地,土著居民的土地被掠奪,遭強迫服勞役,以及被殘忍殺害之苦,並因晚來的定居者陷入貧困。然而,對征服者來說,這種剝奪卻永無止境。除了造成傷害甚至種族滅絕的惡果,征服者還將土著居民的苦難歸咎於他們,在盜取他們的土地的同時,將他們誣陷為懶惰、不可信以及危險的群體。

不過,事情並非毫無希望。特朗普的敗選以及美國公眾對國會叛亂分子鋪天蓋地的譴責,給我們一次深刻教訓,說明大家能超越自己最糟糕的本能、恐懼與偏見。美國的白人種族主義者深知自己正在失去對權力的控制。

時代正在改變,美國人民通過投票的方式使特朗普下台。國會叛亂的前一天,佐治亞州選民放棄了兩名支持特朗普的現任參議員,首次選擇了一名非裔美國人和一名猶太人擔任參議員職位。

因此,在深受創傷的美國,以及各地多民族分裂的社會,特朗普的離任將預示着重新開始的機會。任何地方都沒有藉口以種族仇恨和民族沙文主義實行統治。在後特朗普時代中,各地政府都應該驅逐煽動仇恨之人。

趁人權宣言75周年重拾價值

在摸索前進的道路上,世界應該回顧歷史,以前車為鑑。1948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暴行的陰影下,新成立的聯合國所有成員國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這個宏偉的宣言以普遍的人類尊嚴為原則,宣稱「人人有資格享有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別」。

《世界人權宣言》必須成為我們前進的指導方針。這項宣言將在2023年迎來它的75周年紀念日,而我們也具有拒絕仇恨者、煽動者和分裂者的能力。特朗普使得美國陷入一片狼藉,在他要求追隨者不戴口罩的同時,40萬人已因2019冠狀病毒病喪命。如今,我們已經擺脫了特朗普的統治,能夠集中精神完成當前的任務,就是結束這場流行病和修復目前嚴重撕裂的社會。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1.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