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9-02-15 00:00

生命通識 葉輝

黃泥涌峽遺蹟與界石

話說黃泥涌村在黃泥涌谷(今跑馬地)一帶,村民為吳姓及葉姓,在黃泥涌谷種養稻米、蔬菜、活豬及家禽為生;有村民以採石建築村屋及買賣石材物料為業,石材主要來自摩理臣山;及至1840年代初,入住的白種人不少死於瘧疾與熱症,死去的英國人多數土葬於附近。 經考察後,傳染病源自黃泥涌谷水田滋生的蚊蟲,港府遂將谷地填平,於1846年改建為賽馬場;而北帝譚公廟位於藍塘道與雲地利道之交界,其後於1928年重建,在雲地利道路邊小山坡,善信要徒步石級十數而至廟宇,其後座則為天后宮,兩側為百家祠,高處可回望藍塘道;其後黃泥涌村遂建為成和道、景光道、毓秀街、昌明街、奕蔭街、集祥街、棉發街等跑馬地住宅區。 黃泥涌峽有五條路 ...

(節錄)全文共124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