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7-08-03 00:00

忽然文化 占飛

心理麻木

放大圖片
說書人、小說家和編劇老早明白一個道理:要感動聽眾觀眾,講一個人的故事,好過講一大群人的故事。受眾會對一個人的悲慘遭遇,感同身受,哀其所哀,悲其所悲,但一群人枉死兼塌樓,受眾的同情心便相對地弱得多。是以文藝作品和電影,大多鋪陳一個主角的故事。 古希臘荷馬的不朽傑作《伊利亞德》,以木馬屠城記的特洛伊之戰為背景,卻不正面詳盡講戰爭的殘酷,而去講2名戰將的悲劇,成為人人背誦的史詩。十八世紀興起的小說,尤其是悲劇,莫不以個人為焦點。就算是「群戲」,讀者自會選擇代入其中一個角色,而不會代入超過一個角色。《西遊記》講唐三藏四師徒取西經,其實主角是孫悟空,讀者大多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三藏冤枉而深感不值。許多 ...

(節錄)全文共17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