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28日

鄧淑明博士 科網人語

保育工作必須傳承

今年1月中,我見證了「一步一腳印」的甜美成果。

大約30年前在我修讀博士的年代,為了方便進行海洋研究,曾經在香港鶴咀住了半年貨櫃屋。每天看着晨光初現、潮漲潮退的大自然景致,讓我慢慢了解到海洋蘊藏的奧秘。自此一直期望有天可以把這些珍貴資訊整合,供其他人保護和善用海洋資源。

因此在虎年結束之際,得悉漁護署與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促進雙方在管理及發放海洋生物多樣性數據方面的合作,並預料明年推出生物多樣性地理訊息系統(BGIS)時,欣喜之情非筆墨可以形容!

漁護署旗下的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HKBIH)指出,香港雖然是彈丸之地,卻有着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亦孕育了許多本地動植物,包括一些本地特有物種。例如,香港的面積不及廣東省的1%,但是擁有整體逾三分之一的兩棲類物種;本港的鳥類品種佔全中國逾三分之一,石珊瑚物種數量更在加勒比海之上。我們一直受惠於這樣的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活基本所需,例如從土地和海洋提供食物、樹木製造氧氣並調節氣候,或者是物質以外的文化生活,包括美學與精神價值及康樂和教育活動。

BGIS的推出,令本地的生物多樣性數據資料庫更全面,下一步可以怎樣?當局不妨參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名叫Global Observation and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Portal(簡稱GLOBIL,全球觀測和生物多樣性訊息)的入門網站。該網站以雲端的地理資訊系統(GIS)平台,鼓勵大眾利用地理空間數據從事保育大自然的工作。該平台既有供人下載關鍵的數據集,亦透過故事地圖(StoryMap)展示WWF為環保的努力,以及顯示主要統計數據的儀錶板等。

香港可以更充分運用天然資源,例如在填海前建立海洋生物數據庫,方便監察及比對海洋生物在填海前後之變化,一如新推出的衞生黑點網頁上的儀錶板,令公眾一目了然,減少疑慮。除漁護署,多個政府部門如土木工程拓展署及發展局都有做保育工作,政府應聯合各部門之力,以地理資訊為核心的聯合運作平台(COP)可以做好統籌工作。

執筆之時,想起了恩師莫頓教授(Brian Morton)。他是著名海洋生物學家,當年啟發我運用GIS為港大建立了首個海洋生物資料庫,方便更深入和全面的研究。雖然莫頓教授已離世近兩年,但他畢生致力保育香港所作的貢獻,仍然深刻埋藏在我們心底,希望BGIS的誕生,能夠把他的精神延續下去,永垂不朽。

鄧淑明博士_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