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4日

黃伯農

英國脫歐後對華方略

10月中旬,英國首相約翰遜於與美國和澳洲簽訂新防務協議AUKUS後提出英國今後對華方略。一方面,他說英國不會把來自中國的每項投資「叉走」(pitchfork away);另一方面,他表示英國不會對包括核能和5G科技等的「基礎國家建設」及來自中國的投資持天真態度。他又稱,縱使兩國於印太事務上有分歧,近年英中貿易額仍持續增加。

今年初《英國脫歐協議》正式生效以來,英國對華方略有什麼改變?英國智庫英國外交政策小組(British Foreign Policy Group)9月出版報告題為《重調英中接洽關係︰2021年更新:英國不斷變化的優先事項、地緣政治發展和中國新戰略框架》(Resetting UK-China Engagement: 2021 Update: The UK's Evolving Priorities, Geopolitical Developments, and China's New Strategic Framework)。相比去年類似的報告,今次更實質地提出英國脫歐後對華政策的大處境、關注範疇和政策方向。

疫情大流行和民意錯位

首先是大處境。COVID-19大流行繼續在支配英國的政經地形。作為服務業及旅遊消閒業樞紐和大西洋與歐洲之間的通道,英國經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最受影響的其中一個。雖然估計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會有復甦,但疫情將為英國政府財政和英國社會帶來不可磨滅的傷痕,已導致英國政府暫時將海外援助份額由以往的0.7%人均國民收入(GNI per capita)調低至0.5%。

英國民調顯示,因為COVID-19溯源等問題,英國公眾對中國的高度不信任已由2020年的33%增加到今年的42%。視中國崛起為重要威脅的民眾也由去年的30%增至今年的41%。有歐洲民調顯示,62%英國受訪者對中國存有「負面」或「非常負面」的看法,68%說自去年起對中國的看法有轉壞,是歐洲13國中最多。

無疑,英國公眾對華態度也很大程度上被西敏寺內的政治辯論和英國媒體的報道所影響,導致鷹派對華立場主導了約翰遜政府的對華方略思路。其中,有些保守黨國會議員於去年4月組成的中國研究小組(China Research Group)在西敏寺內領頭一系列研究計劃、活動和調查,便主導了對華政策討論的議程,包括「一帶一路」、香港、英國大學與中國政府及企業的關係等。

然而,民調也顯示大部分英國人支持採取較平衡的對華政策:於重視經濟夥伴和競爭之外,也要強調人權問責和氣候變化合作。但這些大眾並非保守黨的支持者。相反,很多保守黨支持者傾向支持對華強硬路線:既不容納中國,也不鼓勵任何形式的與華接洽方案。因為保守黨政府支持者的民意與英國主流民意脫離,反對黨便認知到,即使挑戰保守黨政府政策也無補於事。這奇怪的政黨政治和民意錯位現象同樣出現於其他政策討論之上。

所以,約翰遜於今年3月公布的國防、外交和安全政策文件《競爭時代的全球英國:安全、防務、發展和外交政策綜合評估》(Global Britain in a Competitive Age: The Integrated Review of Security, Defence,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Policy)中,指中國為「系統性競爭者」,但也留有餘地提出要與華建構正面貿易和投資關係,於確保英國國家安全和價值觀的同時,亦能在氣候問題上合作。

既合作 也競爭

相比視俄羅斯為「急性和直接威脅」,約翰遜對中國方略較着重合作,但也提出與其他印太國家發展夥伴關係去抗衡包括中國在內的「威權國家」及其「灰色地帶戰事」。換言之,約翰遜政府的對華方略可以被理解為「既競爭且合作」:於有利英國的事上選擇性地合作,於不利英國方面與華競爭。

自從去年7月約翰遜決定禁用華為5G之後,英國國會審議了兩條主要法案。首先是《電訊(安全)法案》(Telecoms(Security)Bill),授權政府去指示電訊商如何處理「高危」電訊設備供應商和如何對不合規行為進行執法。

第二條法案是《國家安全和投資法》(National Security and Investment Law)。它規定,於17個涉及英國基礎國家建設和安全的領域(例如人工智能、通訊、數據和能源)內所進行的財政交易,都要被規管,並授權政府對收購科技行為進行監管。

隨着中國正減低對美國半導體的依賴,北京正尋求代替供應商。例如,今年7月,中國科企聞泰科技(WingTech Technology)全權擁有的荷蘭半導體商Nexperia準備以870億美元收購英國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Newport Wafer Fab時,因為英國政府的監管,首相府便介入尋求注入資金以減低Nexperia的持份額。

另外,英國尋求將中國國企中國廣核集團(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Group)從英國核電計劃中排除。主要原因是美國指控「中國廣核集團」把核技術應用到軍事用途上。其實,英國情報機構已開展了針對中國的隱蔽間諜新行動。由於英國於多種商品和領域的供應鏈仍依賴中國,相關安全化程序將會陸續發生。

外交政策向印太傾斜

英國脫歐後對華外交政策已被「向印太傾斜」(tilt towards Indo-Pacific)體現出來,有幾方面。首先,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強大的「威權國家」,「向印太傾斜」是對華間接地緣政治挑戰──透過與印太國家維持自由主義管治框架,去促進經濟增長和建設。

英國現時在印太區有52個外交駐點,最近外交部任命了一位新印太常務主任(Director-General for the Indo-Pacific)和駐東盟大使,也正尋求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今年5月,英國派遣「伊利沙伯二世女皇號」(HMS Queen Elizabeth II)航母到地中海參加北約軍演後到南海體現航海自由權利。

為了維護自由主義世界秩序,英國將繼續於自由貿易議題上挑戰中國。

首先,英國挑戰「中國製造2025」工業政策,指其涉及偷取知識產權、網絡間諜和境外直接投資不公正等。第二是批評中國企業傾向侵犯知識產權、網絡間諜和經濟強制。第三是中國沒有履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責任。

另外,英國會要求中國採取必要的措施減排。因為中國每年消耗了全球產煤量的一半,英國將續透過氣候變化問題去促使中國被自由主義規範。

最後,英國將繼續於香港問題上要求北京履行承諾和向持有「英國國民(海外)」(BNO)護照的香港人提供移居英國的途徑。

總結

2020年第四季統計數字顯示,英中貿易量達788億英鎊,比2019年同期收縮8.5%。但中國仍是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自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英國入口中國貨量增加了66%。中國已超越德國成為英國的最大入口國。中國投資英國達1350億英鎊,估計中國已擁有英國境內值1430億英鎊的資產,涉及最少200間英國企業,有些更被界定為基礎國家建設。這些數據證明,縱使中英外交關係充滿張力,但英國仍認為需要發展與華關係,以得到正面的經濟利益。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