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7日
特區政府落力催谷的「香港夜繽紛」將於中秋國慶長假進入戲肉,到底屆時市面會人頭湧湧抑或門庭冷落?備受主事官員關註。筆者聽聞,特首李家超等高官將身體力行親自響應活動,計劃走訪個別夜市,趁機聆聽公眾聲音。添馬內部亦有分工,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也會在晚上現身不同地方,務求在中秋和國慶夜與民同樂。
政府是次敲鑼打鼓號召搞旺夜市,呼籲商界出橋出錢又出力,總算獲業界畀足面,積極推出晚間着數優惠吸客。當局亦十分識趣,已指示消防處盡量配合,容許符合規定的夜市攤檔明火煮食。港府重頭戲之一的灣仔、堅尼地城和觀塘三大海濱夜市,前者今晚搶閘登場,且看能否打響頭炮。
今趟政商界來個有機結合,不能說沒有正面效果,惟多名商界中人仍然滿腹疑團,冀高官指路。
筆者接觸到的商界人士均異口同聲表示,催升夜市人流問題不大,衹須把原定日間的推廣活動,延至晚上舉行便可。然而,商界最頭痛的是至今尚未弄清楚官方對「夜繽紛」的定位,究竟是打持久戰?抑或是短期促銷策略?須知道由招租到燈油火蠟,以至保安清潔補水,都存在額外成本,如果夜市能刺激市民增加消費,無疑可抵消這筆開支,惟若參與夜市的公眾根本沒到商場購物飲食,長遠而言發展商並無太大誘因投放太多精力資源在夜間環節。
有業界中人直言,若然政府下定決心推廣夜經濟,希望商界長期支持,就好應該說清楚,即使業界怎樣不情願,亦會盡力想辦法配合政府大方嚮,儼然上市公司要按規定發表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交功課」。不過,倘若官方三心兩意,幾個月後便不再提什麼「夜繽紛」,則商界想積極策應也難免事倍功半,更不排除出現敷衍了事情況。
上周K11 MUSEA與星光大道於尖沙咀舉辦「星光夜市」反應不俗,不計「20蚊4粒燒賣」的討論,小食檔口確實受歡迎,部分高峰時有多達幾十人排長龍,證明港人對夜市有一定需求,問題是當局能否大開方便之門,讓生意長做長有,令夜市旗幟鮮明壯大,成為撐起旅遊業的其中一個新支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從訪港客數據分析疫後旅遊業復甦進展 |
上一篇: | 工業意外頻頻奪命 提高罰則防患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