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2日

蘇瑞雯 藝述樹窿

聆聽與接納 知易行難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家都聽過這句話,但是否能自我察覺「過」?當大家皆能察覺「過」時,又會否願意或嘗試去面對?而我會再想深一層,究竟這個「過」是否簡單代表過失?對與錯,非黑即白?

近年處理多了青少年個案,比較常見是學業壓力、父母子女關係緊張、校園欺凌、身份認同、朋輩關係,尤其常見青少年自小活在父母高度期望中,日積月累承受龐大壓力,直至無法接受而引發各種精神狀況,如抑鬱、焦慮、強迫,有些甚至出現自殘傾向。

「爸爸媽媽根本不明白我,又不聽我講,講了也無用,不如不講。」這是青少年來見我時經常紅着雙眼說出的心底話。

過於焦急

另一邊廂,父母有時會流着眼淚問我:「會否因為以前我把小孩逼得太緊變成這樣?其實我只想小孩好,不過是否做錯了?」我答:「對與錯如此簡單劃分?每個小孩性格及需要皆不同,與其問對或錯,不如問是否願意學習聆聽,及無條件接納小孩真正的內心需要?」

聆聽及無條件接納,聽來簡單,然而,實踐時其實要有很多自我察覺,哪怕我是一位心理治療師,原來偶然也曾犯「過」。

記起一位小孩,自小活在高度期盼之下,從來無法也不敢將心底感受及壓力說出,終於無法負荷,像隻受了傷的刺蝟把自己封閉起來。用了很長時間才能建立互信。一天,當小孩在治療室內專心畫畫時,我在旁問了一些問題,小孩當刻用聲音示意我安靜不要問,我卻竟然沒好好聆聽小孩渴求安靜的心理需要,偶然還在說話問問題,因為我的心焦急,很想幫小孩,所以話多了。

不同角度

習慣每次跟個案會面後寫下紀錄及反思,哪些地方處理恰當,哪些需要改善。當日,我問自己,鼓勵小孩表達內心真正需要及感受,不正正就是治療目標之一嗎?為何我要心急?

第二個星期,當小孩踏入治療室,我主動道歉,說出上星期未有好好聆聽及接納其需要。

小孩眼神像訝異,然後變得從容、輕鬆了很多,身體也再沒震抖。

有時候事情並非簡單對與錯、好與壞,站在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想法,只是當刻我們能否覺知對方真正需要並無條件接納?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聆聽對接納的重要,精神訊息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