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
筆者早前替《信報》50周年特輯專訪蔡和平,已刊於9月4日,有些現場感受意猶未盡,值得另文一寫。1973,《信報》創刊,同期,蔡和平已在TVB建立王牌節目《歡樂今宵》飲譽多時,瀟灑退場,30歲前結婚,青春無限好……怎麼眼前的他仍那麼清健、思路敏捷呢?
50年前的風雲人物,坦白講,直覺以為健在都不容易了;卻原來,1967年無綫開台,蔡和平從新加坡過江龍,僅21歲,離職時27歲,如今77歲,難怪人生特別「見用」。不止他,周梁淑怡由天氣女郎做起,七十年代擔任高層,現年78歲;1978至1980年的總經理羅仲炳,2017年台慶還獲頒「50周年光輝大獎」,可見英雄出少年。我曾在拙著《大台起伏史》寫過,年輕就是力量,尤其創意工業。
直播魅力
TVB當日新公司,甚至免費電視廣播也新概念,自然吸引年輕人嘗試,而且敢放權,反正誰具經驗呢,上位快,所以朝氣勃勃。然後,你懂的,出於規模制度,出於坐定唔願走,入行要獲破格提拔機會就少了,任何機構皆如此,於是日趨保守。卻可以怎樣?難道不念舊情?立過汗馬功勞難道不坐地分肥?蔡和平突破這宿命,選擇趁高峰離開,他笑言因意氣(未被事先通知《歡樂今宵》削時間),我倒覺得是他天生冒險精神,往後自立蔡和平製作公司至今,業務不斷創新,單單飲食就包括甘牌燒味、聚興家、秒妙……過程起起跌跌,數學上正負數皆計絕對值(absolute value),造就他保持青春秘訣,絕對值得。
但我並不反對戀舊,例如《歡樂今宵》,我一直認為不應該取消【註】。有人說它似大笪地賣藝,如今「香港夜繽紛」豈非正要重現此氣氛嗎?若嫌新一輩藝人唱live、臨場反應差勁,可能恰恰缺乏了木人巷式執生訓練。直播魅力,像一場浪漫約會,製作單位和觀眾互相知道對方會應約而來,充滿期待,不容有失,錯過了、睇漏眼,就無下次。錄播、點播?沒此心如鹿撞啊!想想超級嘉賓與電視機旁邊的自己一期一會,無可取代。
集體回憶
超級嘉賓之中,難忘李小龍。
李小龍上《歡樂今宵》,當年頭等大事,大家務必放下手邊工作,坐定定,無NG無特技,打功夫會否失手呢?屏息以待,是直播才有的緊張快感。蔡和平親自接機,番書仔同聲同氣,由他訪問。二人私交甚篤,最近蔡和平返家鄉新加坡,有講座談李小龍。
《歡樂今宵》兼備外交部功能,大人物訪港,非政經界,上新聞節目不恰當,上黃金時段《歡樂今宵》由蔡和平由金牌司儀陣容接待,無疑最高禮遇,不單李小龍,幾許國際巨星陪伴過我們Enjoy Yourself Tonight(EYT),成集體回憶。廢掉EYT,VIP上《流行都市》嗎?遂唯變《東張西望》扑扑咪。自毁長城,蔡和平與我談起惋惜。
李小龍猝逝於1973年7月20日,半世紀,是更令人百感交集的永遠年輕。
註:《歡樂今宵》至1994停止常規製作,此後每隔幾年推幾集「復刻版」。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微塑膠與塑化劑:真正的危害? |
上一篇: | 成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