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
這幾年,香港時運低,黑暴尚未平息,就迎來3年新冠夢魘;雖說疫情已過,社會穩定,經濟重拾升軌,但碰上全球經濟差,香港表現也乏善足陳。每天很多人在吐槽如何糟糕,差點成為第三世界了。
一場世紀黑雨,500年一遇天災;雖然威力強大,對社會的破壞不算嚴重。十多小時黑雨預警,好像反應過敏;正是讓全社會關注重視,備案各種處理災後狀況的方案,才讓黑雨暴虐影響減到最小,迅速復常。
黑雨那個深夜,從新聞看到有人在港鐵站滯留,沒交通工具回家,非常徬徨。記得一個中年男人對着車站職員咆哮:「你們有責任送我們回家!」確實,在這樣的風雨夜不能歸家,心情之差可以想像。
當時黃大仙站被暴雨淹蓋,觀塘線不能通了;外面雨勢像倒水般,馬路處處水窪,普通汽車根本不能走。市民的不滿,從側面反映了大家對港鐵作為公共企業的信任。
黃大仙站成了「海龍宮」,心想總得幾天觀塘線不好通車了,誰知道第2天已經修好了!
工程維修人員通宵搶修,日以繼夜清理站內及路軌範圍積水。經過一番努力進行大規模清潔工作、檢查車站和軌旁設備,以及修復大量設施後,列車服務恢復正常。
極端氣候頻繁,500年一遇、千年一遇將會成為常態。天災無可避免,如何在災後迅速回復正常,大概是一個高效能社會必須具備的軟實力。香港多年來的發展總走在世界頂端,雖然目前有些遲滯,家底夠厚,整體表現仍不能小覷。
希望從政府到企業和市民,都以此為傲,還得要精益求精的進步,絕對不能自滿。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吃在梵高和倫勃朗之間 |
上一篇: | 「辱白」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