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7日

洪龍荃 財智博立

剖析比亞迪自主研發技術觀

本欄早前曾經撰文指出中國電動車正處於紅海競爭階段,在這片紅海中已漸漸看到比亞迪(01211)躍身成一方霸主,逐漸拉開與其他國內外廠家的距離。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已正式超越特斯拉(Tesla),奪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寶座,同時利潤也大幅提升至166億元(人民幣.下同)。踏入今年,比亞迪保持增長勢頭,單是首季已賣出55萬輛,成為中國自主品牌銷售中的第一名。

成立部門專研三電系統

事後看來,為何比亞迪可以成功蛻變為電動車一哥,關鍵可能是集團董事長王傳福一直非常注重基礎技術研究,堅持專注在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實現核心三電自研和垂直整合供應鏈。近來,比亞迪執行副總裁廉玉波接受媒體訪問時,便嘗試解碼比亞迪的技術觀,我們認為整理後值得分享給讀者。

廉玉波提到2004年比亞迪電動汽車研發部門正式成立,重心即放在研究三電系統,即電動車的動力電池、電控系統和驅動。比亞迪決心實現品牌自主並研發最核心的零部件,而且技術並不止於技術本身,公司的研發體系會帶來巨大的成本優勢。廉玉波提到「全套系統是我們自己研發的,並且經過了大量的實驗,一些關鍵零部件,你讓國外開發這一套系統的話成本就會有問題。國外的少數企業去做,挨個研發加起來就是上千塊,甚至兩三千塊錢,我們現在做出來的(成本)可能就兩三百塊錢」。

要做到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背後絕對少不了大額的研發投入。比亞迪的研發費用近年不斷攀升,2022年便高達186.5億元,而2023年第一季為62.4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單計今年首季,比亞迪的研發費用已經反超Tesla。

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

廉玉波認為,比亞迪的特色是工程師文化,從技術層面耕耘,把技術做到極致,口號就是「技術為王,創新為本」,亦是這麼多年所堅持的。比亞迪很多研發人員進行的項目也都跟近3年的產品沒有太大關係,工作重心更多在前瞻基礎研究,就像系統化車身控制系統「雲輦」,5年前項目就已經啟動,3年前開始着手把理論進行工程化的試驗和落地,都是得益於早期對基礎理論的技術積累,才讓比亞迪看到了實實在在的產品技術升級。

比亞迪在上半場「電動化層面」已處於領先地位,下一步則需要在下半場「智能化層面」急速追趕。廉玉波稱,自動駕駛應該是一個綜合方案,需要整合硬件、算法軟件、智能底盤、智能懸架、智能轉向等各類自動系統。

以上是一些關於比亞迪的核心戰略規劃,或許可以讓讀者窺看到其成功之道,也部分解釋了為何比亞迪近來在市況欠佳、股神畢非德減持的陰霾下,股價依然表現堅挺。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比亞迪,並隨時買入或賣出。

作者為博立聯合創辦人、基金經理、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