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6日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中國擴大核能 美國應該仿效

人常言科技影響經濟,筆者籌辦的策略投資會議(Strategic Investment Conference, SIC)結束後,發覺應更正為「科技就是經濟」。筆者所指的不是科技巨擘雄霸股市,而是若過去超過300年科技未有急劇發展,世界難以取得現今的經濟成就。廣義來說,科技是人類把知識付諸實行,從而改善生活,科技進步也擴闊了視野。

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1500年間,科技發展緩慢,人類生活質素改變不大,馬匹是陸上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公元1500年後科技加速進步,活版印刷、火藥、蒸汽引擎、電力和無線電等發明陸續湧現。過去50至70年的科技成就遠超之前數千年,筆者成長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人類剛剛踏足月球,現在登月不當是一回事。

實現去碳化關鍵

能源是推動科技的力量,目前全球對能源需求不斷上升,供應必須追上,沒有單一能源可滿足人類所需。筆者一直推崇未有充分利用的核能,覺得核能較化石燃料潔淨,又能全天候發電,不像太陽能及風能般要望天打卦,這種能源不應那麼富爭議性。最新的核反應堆設計講求安全及節省成本,美國應一如中國全速擴大核能力。

核能是SIC會議主題之一,鈾能源公司Uranium Energy Corp行政總裁德納尼(Amir Adnani)談到一個為人忽略的論點:美國的鈾幾乎全部進口,大部分供應來自俄羅斯及中亞國家,在國家安全層面這並非好事。而且增加核能力,不單必須興建核反應堆,還要確保本土燃料源穩定。

美國能源部核能辦公室首席副助理部長戈夫(Michael Goff)代表總統拜登政府與會,他相信轉用核能是達到去碳化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安全方面也是較佳選項。戈夫表示,儘管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日本福島和美國三哩島等核電廠洩漏成為頭條新聞,但均屬於罕見事故,反而油田、煉油廠、煤礦,甚至太陽能板事故未必矚目,卻常見得多。

電池推動綠色革命

反對核能原因之一,是生產過程產生放射性廢料,但戈夫認為這個問題可應付得來:美國使用核能超過60年,擁有全球最多商業核反應堆,迄今總共產生約8.3萬公噸商業核廢料,假如這批核廢料存放於地面,佔用面積僅略大於一個足球場,產生核廢料不多,同時可阻止4億公噸碳排放污染地球。

美國核能初創企業TerraPower行政總裁里維斯克(Chris Levesque)談及旗下新型鈉反應堆(Natrium reactors),聲稱這種設計較目前採用的水冷反應堆更加安全及高效。TerraPower獲得美國能源部支持,目前在懷俄明州興建首座鈉反應堆。戈夫也參與其中,他對此持樂觀態度,主要因為鈉反應堆的設計相對簡單,應該易於複製,有別於舊一代反應堆,各種選址須採用不同設計,導致成本更加昂貴。所以戈夫相信隨着鈉反應堆等科技冒起,美國的核能力將在2020年代大幅提升。

目前多間企業正研發模塊反應堆(modular reactors)設計,在一處地點製造反應堆的組件,然後把組件運到世界各地的選址組裝,勢將大幅削減興建成本及時間。科技與時並進,研發從失敗中改進,筆者覺得核能發展同樣如此。

科技產品靠能源推動,科技亦有助開採能源,譬如電腦科技推動頁岩能源革命,電腦分析大量數據,找出鑽探的準確地點。美國加州電池初創公司Sila創辦人柏迪契夫斯基(Gene Berdichevsky)直言,電池科技不僅推動電動車發展,同時將在綠色能源革命擔任重要角色。若未來的電池能儲存大量能源,可解決太陽能及風能發電斷斷續續的問題,每當晚上或吹微風的日子,電池就釋出額外儲備的電力。筆者堅持核能及核聚變技術(nuclear fusion)是解決能源荒的較佳選項,但樂見能源科技百花齊放發展,憑技術得出贏家。

外界估計,核聚變產能可能在30年後才能實現,但矽谷風險投資公司DCVC經營合夥人特里維西克(Matt Trevithick)預料,可能會提早實踐,他透露,這種科技正「靜靜地起革命」,現時約100間核聚變初創公司共獲得50億美元注資,當中大部分企業在過去數年成立。特里維西克提到,去年12月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LNL)的國家點燃實驗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首次在核聚變反應中實現「能量淨增加」,即實驗所產生的能量大於輸入的能量。

此外,特里維西克稱,美國核聚變工業協會(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已經成立,目前有34名成員,顯示出史上首次有私人企業大規模研發核聚變產能技術,多間資金充裕的創投公司都參與其中,投下的努力不亞於政府。所以特里維西克深信多間企業會在2030年實現「能量無耗損」(energy breakeven)的科學目標,到2050年能源可望由天然資源轉化為「科技」,如果想取得這種「科技」,就要製造更多。

軟件主宰車輛發展

電池科技簡單來說就是化學反應,把電荷轉移送到某類礦物質,隨後把電荷輸出。目前Sila正研發更高效、更輕巧、更經濟的電池,但所需的原材料非常稀有,該企業正尋找另類選擇。

美國運輸服務初創企業Spartan Radar行政總裁明茨(Nathan Mintz)談到運輸業另一大趨勢:軟件將為車輛重新下定義,他解釋,未來車輛的組件變得通用及萬用,足以由軟件決定車輛的功能。明茨指出,車用軟件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為輔助駕駛系統或自動駕駛系統;第二類是車用資訊娛樂系統,包含音響喇叭和導航系統等;第三類為傳動系統,負責電池管理和電子控制等功用。

明茨預計,未來車用軟件朝多功能和多模式發展,汽車循不同環境改變性能,車主可自行替軟件升級或補漏,毋須交由經銷商回收。明茨的預測較目前傳媒報道的「自駕汽車」科技走得更遠,而且這種汽車新世代迅速降臨,並帶來重大經濟作用,甚至紓緩少子老齡化所引發的勞工短缺。他補充,美國貨車司機的年齡中位數逼近50歲,世代不同,年輕一代不欲涉足於這類工作,所以不少司機年薪高達六位數字,自動化系統是替代長途貨車司機的一流替代品,目前阻力來自美國部分地區政府,尤其加州立法禁止汽車製造商過度宣傳「自動駕駛」功能。但他預計最快到2024年底,「自駕車」在得州大規模商業化。

科技帶挈職位淨增加

筆者認為,人工智能(AI)是震驚地球的科技,與電力、電訊、人造衞星等同樣影響深遠,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等類似技術僅是開始。很多人指ChatGPT只懂「暴力破解」,閱讀、記憶大量生詞,再透過分析找出最常見的生詞排列,所以ChatGPT撰寫的長文往往顯得怪異,甚至出錯。不過,這類機械人將加裝事實查核系統等功能,假以時日,機械人做某類事情將優於人類。

人類應對此憂慮嗎?筆者肯定部分職業將被自動化淘汰,工業革命就帶來類似衝擊,當時很多農民及技師失業。惟當時科技經過數十年才普及化,讓人類有時間適應。現在AI科技來勢洶洶,難有適應時間,未來將顯得相當混亂,估計反對技術革新的「盧德主義者」(luddites)將呼籲政府提供保障。

經歷多個經濟周期,科技仍不斷向前發展,沒有理由相信下一個經濟周期將拖慢科技進步。事實證明,新科技所帶來的職位遠多於其淘汰的數目,可是現今新職位未能同時填補舊職位,倘再碰上經濟危機,將十分糟糕,筆者奉勸讀者繼續關注事情發展。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