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
朋友說,基於一個特殊原因,眼見香港和澳門竟然有得公映《小熊維尼:血與蜜》(Winnie The Pooh:Blood and Honey,編按:此文寫於本片未宣告取消在港公映之前),就很吸引她入場了。在歐美何嘗不是,把家喻戶曉卡通人物搞成血腥暴力,列入限制級(香港則屬III級),hard sell童年回憶崩壞,明知噱頭,仍會有觀眾好奇欲一看究竟。
倒不如說,這套英國獨立製作電影,成本低於10萬美元,竟然票房超過400萬美元(英國2月統計),還有得遠銷海外,更引人入勝吧。
其實,黑化並非什麼新鮮手法。尚格雲頓名作《突然死亡》(Sudden Death, 1995),女殺手扮成球隊吉祥物,打鬥慘被烤熟,扯下頭套死狀猙獰。本欄介紹過的《殺神夜》(Violent Night, 2022),聖誕老人也大開殺戒。太陽底下無新事,你想到的人家一早想到。不過,劇情簡介指:小熊維尼和森林夥伴因為人類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三餐不繼,憤而向人類展開血腥報復,要吃人肉。這點充滿警世意味,小熊令人聯想新聞畫面裏餓得皮黃骨瘦的北極熊,豈能一味訴諸趣致啊,人類與動物的確處於你死我活局面,真堪浩嘆。
另外好奇,怎麼原著容許本片扭曲至此呢?原來,1926年初版兒童讀物Winnie-the-Pooh的角色版權已進入公有領域(但不包括迪士尼動漫形象),只要小心翼翼避開一些細節如維尼的紅襯衫,導演便可以為所欲為了。如此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一齣刀仔鋸大樹投機之作。有了精警的立意和噱頭,還得看執行成果,眼高,手低不低?
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
幕啟,上文引述的劇情簡介,什麼環境破壞、動物求存等大道理,匆匆透過幾分鐘口頭(配以簡單鉛筆動畫)敍述完畢,下文大直路轉入一般驚慄片格局,已覺「伏」味濃。
前段拍得較佳,從發現維尼的蜜糖罐引發懸疑——對,怎麼動物識用器具呢?想深一層,任何卡通角色都妖氣沖天呀,老鼠(Mickey)會養狗(Pluto)做寵物,唐老鴨曾吃烤鴨,細思極恐,豬八戒在原著裏是擄掠婦女的豬精(對應本片Piglet)。所謂可愛一廂情願,而人類也不會因牠們可愛而不吃鴨和豬。
可惜本片沒就此探究下去,往後變成幾個性感女生去宿營逐一遇險的情節,你懂啦,揚棄了預設主旨,交代一下年輕人各身負些環保罪孽還算因果吖,完全沒有,純粹淪為維尼和Piglet虐殺的對象而已。不客氣地說,有一種電影裝模作樣只為滿足特殊觀眾的獵奇重口味,代入太多比喻和分析反而捉錯用神。
有幾重口味呢?當然包含全裸鏡頭(故此III級),鐵錘敲爆頭顱、車輪輾扁身體、長釘穿喉……都直接大特寫,毫不憐香惜玉,便連香艷都談不上,低成本自然特技不逼真,總之血淋淋、黐瀝瀝,呼應片名副題Blood and Honey。
大反派維尼除滿臉蜜糖之外,毫無其他原著神韻,誠如受害者慘號的對白「他只是面具惡魔」,無意中道破本片的粗疏。劇情一再暗示維尼本與村民友善、立過承諾,卻語焉不詳,根本怎可能自圓其說呢?遂神秘兮兮,還宣布拍續集且聽下回分解呢。平心而論,倘若造型和演出肯多花心思,突顯維尼憨態可掬卻殘忍嗜血,違和感將更震撼;如今唯見維尼近乎無敵打不死般存在,強弱太懸殊(通常巧妙安排主角發現其破綻但今次欠奉),作為動作片亦無癮。
千萬別犯禁帶小孩看,非關童年崩壞,是實實在在三級片。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養好腸道微生物計劃(中) |
上一篇: | 粉紅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