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23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除罩相見沒人潮 前廳交流待改進

立法會昨天舉行第八次前廳交流會,是解除口罩令後首次,也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第二次率領官員出席。據粗略統計,參加交流會的代議士已從最初的70多人,逐步降至現時約40至50人。有議員向筆者直言,大家對交流會的熱情大不如前,尤其資深或有政黨背景的人士本來就有許多渠道接觸官員,毋須湊在一起行禮如儀;反而議會新丁約見官員並不容易,每月一次的交流會是難得的面對面溝通機會。

前廳交流會的初衷是加強行政立法關係。回首去年7月首場活動氣氛熱烈,儘管分三節舉行,依然人頭湧湧;之後兩場繼續座無虛席,惟自去年12月第五次交流會以來,參與議員明顯減少,梁君彥也不再每次透露出席人數。昨天原本是議員和官員第一場除罩相見的交流活動,可是捧場議員未見回升。

曾出席兩次交流會的資深議員笑言,自己有特別渠道向官員表達意見,與其一窩蜂在交流會反映訴求,不如就自己關注的個別議題單獨邀約詳談。民建聯陳克勤對筆者說,該黨會不定期約見官員,解除疫限復常後邀請官員工作午餐也甚為方便,所以不排除部分議員對前廳交流會的需求減少,但他強調自己仍會積極參與。

另一邊廂,有議員覺得交流會不失為一個輕鬆場合,與高官作開放式政策討論,「就算新議員有些想法不太成熟,也能坦誠提出,不似得在會議廳正式開會般於眾目睽睽下發言」。此外,對新丁來說,大可透過觀摩其他議員與官員切磋,發掘值得跟進的議題。

新思維狄志遠認為前廳交流會之所以有用,是因為相比與當局書信來往,面對面溝通可令官員難以迴避提問。個別無政黨背景的新議員指出,每月一次的交流會能見到官員「真身」,「容易過單獨約見,有時一、兩個月都未必約到。」

特區管治團隊與立法機關建立恒常互動平台絕對是好事,然而不同背景的議員對前廳交流會有截然不同的見解,很大程度折射出一個現實,就是並非所有代議士均有同等暢順的渠道直通政府高層。看來要提升治理水平,除了每月一次的前廳交流會,行政立法之間應思量如何創造更多日常或恒常的溝通機會。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